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从来就不是有用之人,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莫名感动。
之前我对朋友的定义是一同成长相互扶持习性相当的人。我也遇到过一些人,和每个人都发生了点不同的故事,最后依然能以一切如初来说的少之又少。有些人在三观、猜忌、利用或者自以为的小伎俩中走丢了。其实最容易导致感情变质的就是利用,在我看来会觉得那样我们的关系就很普通了,甚至还会反感。脆渐行渐远就成了我压抑情感的唯一出口。
所以会有人觉得我骄傲自满、无情无义或者自私,这我都承认,因为我认清了事实。放弃比揪着不放好的多。
离开校园接触的人不同,环境也大不相同,这是情感的一个分水岭也不是,为什么这么说呢?感情这件事从来就没人能够完全理智的算清每一笔,用唯物论的观点是不可诠释的。就像没有莫名其妙的离别却有一见钟情的欢喜,这就已经是不对等的存在关系了。可能有环境影响但绝不是致命的因素。
自从我丢掉一些包袱放弃做个假好人之后真的一身轻松。所以我喜欢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无拘束的生活,至少那样活的更顺心。
就拿我朋友来说,她和小阳的关系在别人看来就是一对好基友,可见有多么亲密,两个喜好相同,品味也在同一个层面,甚至连讨厌人的标准都差不多,可最后她们还是分开了。在小阳看来,会觉得我这个朋友太过冷漠翻脸比书还快,但我却觉得她做的对,只是她能讲清楚或许会更好。我对她说的时候,她轻轻地反驳我,毕竟那么深的感情,其实走到这一步她自己也清楚,何必去点破再溅一身血呢!
别看她说的那么轻巧,想必在这之前也用千百个理由让自己放弃离开的这个念头吧!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最终有的放弃了,有的认为感情不在了也依然维系着,至少还有旧情来拉拉扯扯残酷点可以说加以利用。
这样的事情又能怪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最终两败俱伤。时间久了可能习惯了也可能醒悟了,谁知道呢!
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对情感的定义就是不正确的。当你想用感情束缚一个人的时候反噬的力量就更大。什么弹簧的例子就不举了,都清楚。
现在的我聊的来就聊,没话题了就再会,只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对话或者是认为咱俩熟就能莫名其妙怼我的人也就不要再有下次了。这样咱俩都乐得轻松。
那些老友们也不要觉得不联系关系就淡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没那么多空闲,但是每次聊的时候却恰到好处。
最后送上一句自己很喜欢的词给我的朋友们,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依旧少年,纵使人在江湖,仍能身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