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真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全文阅读3分钟


1、苦情

1个月前,在我们家小区的前门,开了一家早餐厅,好多人都去尝鲜,每天就餐的人络绎不绝。

这不,这周末,我也请我的同事小刘一起也来凑个热闹。

整个餐厅满满当当,好热闹啊。

有一家三口的,

有妈妈带着俩宝的,一个在推车里被妈妈喂,一个自己在桌边自己用餐,

有爷爷奶奶带一个宝宝的,

也有,看起来是两对熟悉的母女凑桌在一起吃饭的

还有两口子一起用餐的,

也有看起来是朋友,有说有笑插科打诨的,

……

感觉这就是一个小社会啊。

我们分别点了一份自己中意的饭菜,在一个仅剩下的角落里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嗯,味道真不错,果然名不虚传,怪不得生意这么好”我给同事说。


我们低头吃的正香,突然被呵斥声惊到了。

只见那位奶奶,对着她的孙女大声说道:

“这肉包子看起来有多好吃,你却说难吃!硬拧着鼻子吃,就剩下一口了,忍一忍就吃下了!”声音就像爆豆子,看起来火气不打一处来。

说着拿起那剩下的包子,就往孩子嘴里塞,孩子闭着嘴就是不张口,奶奶气愤的说:“你这个不听话的孩子,你爸爸妈妈上班,我天天累死累活的照顾你容易嘛,我为了给你做饭,天天累的腰酸背痛,你这不吃那不吃,我烦透了,你真不如我们家那条狗狗听话!”

爷爷还不忘在一旁做苦难与道德教育:

“西西(音译)呀,话说你这时候的生活条件,可是很好了,爷爷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是饿肚皮的,甚至我们都吃过树皮和草根,而你还挑食,难吃也得吃啊,肉是有营养的食物,既然吃了,我们就不要剩,浪费可耻啊,你可别惹爷爷生气啊,爷爷整天为这个家操心,身体不好……”

我循声望去,看起来是一对非常体面的老夫妻,穿戴都挺精神的,他们的小孙女也是打扮的像个小公主,大概也就是四、五岁的样子,不过看起来有些瘦弱。

这时,同事小刘愣了下来,叹了一口气,说道:

“听到这位小朋友的爷爷奶奶给她上演苦情戏,逼她吃东西,你知道我的爸妈怎样唱苦情戏逼我学习的吗?”

只见她又长长的嘘一口气说道:

“我的老家在农村,上学是唯一的出路,父母都是典型的‘黄泥腿子’,就是靠天吃饭的那种,全部的收入就是家里那几亩薄地,所以他们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姊妹2个身上。

吃饭时间就是给我们带紧箍咒的时刻,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我们这辈子就这样了,是没有指望了,省吃俭用的、有病也不舍的看,给你们准备学费,你们可得好好学习,否则可对不起我们的血汗钱’而且每顿饭都如出一辙,我觉得,吃饭真的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接着同事似乎哽咽了一下,接着说道:

“最可怕的是,如果父亲喝点小酒,那可是声泪俱下哭诉他生活的不易,学习不好就是糟践他们,那时候我要是偶有考不好,恨不得去死……”

听到此,我似乎更能理解小刘,为什么那么的自卑,那么的省吃俭用,那么的亏待自己,而每月如数上交大部分工资,常年有胃痛的毛病……就如这顿早饭,如果不是我邀她N遍,她也不会出来吃这顿早餐,她在我们单位也根本没有什么朋友。


2、迁怒

这边的爷爷奶奶还没训完小孙女,只听得“咚”的一声,稀饭被碰洒在桌上,然后碗又叽里咕噜滚到了地上,幸亏是个铁的,还好没有被摔碎。

“我说你没用,你就是个没用的东西,你上学掉铅笔掉水杯,去个游乐场把衣服丢了,我看你最后连自己都得丢了!吃个饭整碗稀饭又被你碰洒了,上次让你看你弟弟,你竟然把他的头碰了一个大包……”

一阵机关枪似的扫射,让我们应接不暇,只见这个带两娃的妈妈不吐不快,一口气将孩子的不是说了个遍,而这位妈妈根本不顾及整个餐厅已经坐满了人,显然已经竭嘶底里了!

邻桌的人都在劝:“小孩子嘛,打翻碗很正常!”

在众人的劝说下,还不忘恶狠狠的瞪了大儿子两眼,这时的大宝早就被妈妈吓到了,嘴里含着大半口食物噎在嘴里咽不下去,眼里噙满了泪水,

“哇哇哇……”推车里的二宝,被妈妈的吼声吓得大哭起来。

只见妈妈恶狠狠的摇着推车,

“哎,你哭什么哭,你再哭就把你扔出去!你们俩没有个让我省心的!”

显然,这位妈妈因为对老大的行为不满意产生了愤怒,然后又把怒气一股脑撒到二宝身上,其实二宝很无辜啊,本身什么也没做,但是就被莫名其妙批了一顿!

心理学上有个词“踢猫效应”,被这位妈妈演绎的惟妙惟肖。

这词大致意思就是,甲因为某件事情不满而产生情绪,顺势将愤怒的等情绪发泄在乙身上,乙再发泄在丙身上,丙再发泄在......最后发泄在猫的身上,这只猫是个最后被无辜牵扯到的弱势的代称。

人的潜意识很有意思,都会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就是把怒气转移到比自己弱势的人或物身上,可能是比他更弱小的孩子,也可能是猫狗。

这位妈妈,因为对大宝的行为不满而产生了愤怒,接着又把愤怒发泄到了二宝身上,假如二宝稍大一些,莫名受了委屈,他也会转嫁到比他更弱小的人身上,或许是狗是猫,也或许是比他更弱小的孩子……

话说,在公共场合都毫无顾忌数落孩子的宝妈,我猜测,在家里这种场景肯定也常常上演吧。

这时候,我突然想到“不迁怒,不贰过”这句话,是孔子再三赞叹弟子颜回一句话。

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但也不让火气继续冒上去。

不贰过,就是知错就改,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可是,好多家长最终的行为是:我可以为孩子去死,但是我却控制不了发脾气。

3、包办

“来,吃一口包子!”

“来,再喝一口稀饭!”

这位妈妈,似乎看起来挺有耐心,一口一口喂她面前的这个小女孩。

不过这个小女孩,看起来有七八岁的样子,正常情况下,完全有能力自己吃饭了。


“你到底在看什么,转过头来吃呀,你快点吃呀!”

“哎呀呀,看包子油都滴到身上了,这可是刚刚穿上舞蹈服,油花花的丢死人了!”

被批评这个女孩,穿着漂亮的舞蹈裙,看起来是在参加暑假业余培训班的。

听了妈妈的话,她就大口吃了起来,满嘴噎的都是饭。

“慢点慢点,女孩子家的成什么样子了!!”

“淑女一些,好不好?我为什么逼着你学舞蹈,不就想让你更淑女嘛!”

女孩面对妈妈的连珠炮,或许根本听不懂,很无奈地看看妈妈,问:“妈妈,几点了?我们别迟到了哈”

“瞧瞧你,该问的不问,不该问的一个劲问,我看着时间呢,看你着急的,破舞蹈课有什么了不起,要是学习这么上劲就好了!”

“我告诉你哈,你这顿饭来的最早,这都吃到最后了”

“妈妈,我想再吃根油条!”女孩弱弱的说。

“不行,油条有什么营养?想吃你再吃个包子,再说今天这个包子个儿也够大了,你应该能吃饱了啊”

妈妈的口气坚定,斩钉截铁,不给女孩任何余地。

女孩似乎很迷茫地看着妈妈,眼神很迷茫,心里肯定有N个疑问:

“哪个是重要的?哪个是不重要的?”

“到底该快些?还是该慢些?”

“我到底是饱了?还是没饱呢?”

……

在这里不由得想到,2018年1月29日成都商报的一篇发文“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

文中的男主角毫不避讳自己性格的“弱点”,“内向,敏感,不善交际”。他认为,这正与父母有关。他的文字里,充满了对父母的“肆意操控”的反感……

心理专家有话说

曾奇峰说苦情:有些不那么会做父母的人,把自己弄得惨兮兮的。

他们会对孩子说,为了你,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拼命地工作等等。

他们这样做,实际上是想操控孩子,使孩子丧失维护自己权利的伦理立场和道德勇气,对父母哪怕是无理的要求,都无条件地服从。

我从来不认为父母都是对的。

父母都是从孩子慢慢变成的,既然孩子可能犯错误,变成了父母后同样也会犯错误;怎么可能一变成父母就不会犯错误了呢。

而且,没有人天生就是好父母,任何人都必须向自己的孩子学习,寻求各种路径来学习,才能慢慢地变成好父母的。


邵长青说迁怒:当人情绪不满和心情糟糕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发泄的对象,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关系链条依次传递,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成为最终的受害者,最弱小的群体,受气最多,因为会有多个渠道的坏情绪指向他。

容易迁怒的人,说到底是对自己不满意。

对自己不满意多是因为小时候被父母挑剔、严格要求、忽视、指责、否定、抛弃、虐待等行为所致,孩子感到自己怎么做都无法让父母满意、无法让父母喜欢,就会认定是自己不够好,特别恐惧被人指责、被人挑剔、被人否定、被人抛弃等,坏脾气的种子就种下了。

如何改变呢?要回到过去安慰小时候的自己,父母不满意不是因为你不好,而是父母的标准不适合你,父母也不成熟。

有自我价值感的人不必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证明自己,可以接纳自己的现实,坦然面对是非,也可以淡泊名利,心胸自然开阔,不患得患失,就能够气定神闲,就有好脾气。

你看清自己坏情绪的源头了吗?

那就问自己吧:究竟是谁惹我生气了?

那个人与真正让我生气的人跟我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不想让坏情绪弄糟你的生活及迁怒别人,那就试着马上开始行动,深吸一口气再吐出来,告诉自己:“我现在很好”,然后给对面的人一个宽厚的微笑,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

武志红说包办:包办型父母,不止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实际上,他们对孩子的真实感受也常视而不见。

他们习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却以为那就是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

他们这样做,会导致孩子严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觉,令他们不从自己的身上寻找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结果就是,他们迷失了自己。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家长们是在满足自己需要,但它却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仿佛不可指责。

他们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不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也并不真正关注孩子的成长需要,甚至都没有兴趣去了解孩子自己的真实感觉、真实想法,他们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们心目中的小孩的形象,而这会让真实的孩子丧失自我。

最终,这会导致毁灭性的结果。

要么,孩子缺乏自我,他们只是包办式父母的简陋复制品;

要么,他们的自我无限膨胀,他们的内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并最终成为别人的噩梦。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 

真爱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核心,

它会让孩子学会自爱、爱别人、并成为有鲜明的自我意识、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创造力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54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96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02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8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9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85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07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45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9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12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4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41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72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6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45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58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年的七月,都是让家长万分焦灼的季节。孩子的中考成绩已经揭晓,接下来就该考虑让孩子读哪一所高中了。稍有能力的家...
    玫兰妮阅读 540评论 0 0
  • 那个暑假,我们相遇了。 我们为同一个人而疯狂着,我们曾以前熬夜,我们经历了无数个风雨。 ...
    诺砸阅读 126评论 0 0
  • ----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
    我独一你无二阅读 338评论 0 1
  • 然而我8號開始又要出去玩耍:( 大作文還一點都沒有開始準備 覺得自己在做死 不過無論如何都要加油 相信自己 私なら...
    Rankie阅读 55评论 0 0
  • 王健林,设定一亿小目标是那么的轻易自信,而职业女性工作之余设定新目标,确实不易。 “上班这点事”是简书的热门栏目之...
    怡跃阅读 609评论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