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两位朋友聊天,聊了一下这段时间感悟最深的两点体会:一是“为什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二是看透本质,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尼采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生活加诸他的一切苦难。
为什么人生这么迷茫?
为什么做事经常半途而废?
为什么做事情没有任何激情?
为什么工作不顺,生活不顺,感情不顺,事事不顺?
……
上面的这些状态,也许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遇到过。
其实,这些状态的根源还是在于没有立志,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指引自己。
那什么是志?
一句话说就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再具体一点就是:
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身边哪些人的状态,是自己想要的?
身边哪些人的生活,是自己向往的?
要成为那样的人,过上那样的生活,需要什么条件?
我现在做的事情,是在促成这些条件吗?
回到自己身上,上面的这些问题我居然一时半会不能完整清晰地回答出来。
这说明,我根本就没认真想过:我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之前的所作所为,基本都是没仔细考虑,匆忙下决定,经常半途而废。
就比如高考填志愿,当时的想法非常简单,不想学数学,加上英语有一点基础,所以填报了英语专业。
现在回头想想,真是后悔当初没学习绘画,我对绘画还是很感兴趣的。
四年的大学生活,虚度了光阴,没有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专八考试也没拿下。
毕业以后去了东莞一家公司实习,实习结束以后回到柳州,离家附近随便找了一家培训机构当英语老师。
职场生活过得平淡无奇,甚是无趣。
后来实在受不了这样重复单调、没有成长突破的生活,工作了七八个月以后辞职了。
如果我能尽早在学生时代就想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也许就不会这么迷茫,这么轻易地下决定。
其实很多事都是没有经过细致的思考,匆匆忙忙的下决定,导致很多事情都达不到自己预期想要的结果,甚至半途而废。
如果想要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快乐、幸福,你必须要有人生目标。
我以前根本就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人生目标,没有认真想过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追求什么样的生活?身边什么样的人的状态是自己想要的?我该如何达到他们这样的状态?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哪些条件……这些完全都没有认真想过。
也没有想过,我现在做的这些事情是不是都在满足这个条件,是不是在靠近我想做什么样的人这个目标。
所以才会对自己不满意,觉得迷茫、不开心,学习、工作、生活各种不顺。
其实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我没有立好人生的“志”,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
当然这个立志,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想清楚,因为目标有长期,也有短期。
长期的立志其实就是前面说的想要做什么样的人,短期就是现阶段我要具体做什么事情来达到,或者一步步接近自己的那个目标。
立志是所有事情的一个根本,是整个人生的根基所在。
我发现自己从小学到现在,我每次的选择,很多时候都是听从别人的建议,比如家长、老师、朋友、同事等等,自己几乎很少去认真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对自己有什么意义,这件事情是否重要,我完全没有考虑过。
所以,你要把为什么去做这件事情,想明白了之后,你后面才会有清晰的路径去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去做。
我以前做事基本上都是浮于表面,走一步看一步,随波逐流的那种状态。
别人说什么工作好,有什么样的机会可以尝试,我就兴冲冲地去尝试,比如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考注册会计师等等,完全没有认真思考我为什么要去做件事情,所以结果也是不尽人意。
当然也不是说不能去尝试,因为很多尝试也是在帮你排除选项,让你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不喜欢什么,但是没有方向地尝试会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成本。
如果说一开始能想明白为什么做,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那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避免走太多弯路。
所以最近对我影响特别深的一个感悟就是—— 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去做这件事情。
也就是说,我要把导致我迷茫的根本问题解决掉,然后接下来的生活才是充实的,快乐的,有成就感的。
而不是像被温水煮的青蛙,或者无头苍蝇,满足现状,到处乱窜。
所以,我接下来需要想清楚人生目标是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我该怎么去操作?要想清楚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我要把它琢磨透了,才能踏实、稳定地去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
接下来聊聊本质。
电影《教父》里有一句经典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本质这个东西其实跟前面说的目标是有联系的。
比如,你想要过一个充实、快乐、幸福,有成就感,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那最关键的就是你要有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你人生过得好不好的一个本质所在。
不管是阅读、学习、工作,还是其他方面,一定要从最根本的角度去想这件事情该怎么做才会帮你节省时间,提升效率,让你事半功倍。
比如阅读,市面上有很多书,虽然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情,或者喜好去选择一些书籍来阅读,但是很多时候发现自己看过的书经常忘记内容,书中说的方法也不一定能实践,有些书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或者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自己想要看哪些书籍,需要看哪些书籍,或者怎么提取书中精华,用来改变自己,改变生活等,面对这些问题自己是有点不知所措的。
那“如何去阅读一本书”这件事情就是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就是看透本质的方法。
你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你该怎么去阅读这本书,然后你才知道如何解决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比如该怎么看目录,怎么从书中提取精华,怎么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等等,你要有一个最根本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这个方法就是本质,这个本质就是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顺序不能颠倒,你有了这个一,你才能生出二,生出三,生出万物。
你只有搞懂了你该怎么去阅读一本书,那你就可以提升你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再举个例子,比如学习。
学习也是如此,不管学什么,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该怎么去学习才能让你的学习效率提升,获得质的飞跃。
这个就是最根本的问题,首先你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你该怎么去学习如何去学习,那你才会知道如何去掌握自己想学的一些技能或者能力,比如职场必备技能,人际交往能力,时间管理等等,你就有一个思路去解决这些事情。
所以,不管是生活,工作,学习,阅读,还是其他方面,一定要从最根本的角度去思考该怎么去做,然后你才有可能在处理这些事情上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以前我完全没有这种想法,学习都是死记硬背,或者别人说什么方法好用,我就怎么用,但实际上不一定适合自己。
然后学着学着就半途而废了,其实这也是没有想清楚你为什么要学这个问题,还有该怎么去学这个问题。
比如投资理财也是这样,你要从最根本的因素去考虑,这个股票为什么会涨,为什么会跌?影响它涨跌最关键的是什么?你为什么会买?为什么会卖……你要抓住最根本的因素,再总结成规律,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这样就可以帮你节省时间,避免踩坑,有方法去应对各种投资品种,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收益。
因为这些理财产品投资思路其实是差不多的,可能操作方法有点区别,但是如果你能把这个最根本的因素找到,总结成规律,然后不断调整迭代升级,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那就能很大程度上帮自己节省很多时间去研究这些投资品种,因为你已经能抓到最本质的东西了。
再比如身体健康,影响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就是三个因素,睡眠,饮食,运动。
如果你能早睡早起,饮食有节,运动规律,人的精神状态自然就不一样,会更充满活力。
除此之外,心态也是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人最好的风水就是自己,如果作息规律,运动规律,饮食规律,心态自然不会差到哪去。
所以尝试的基础也是基于你要想清楚你为什么去做这件事,还有该怎么去做,这样你的行动才是有效的,节省时间的,而不是盲目尝试。
所以现阶段,我先解决如何立志这个问题,再制定出可行的执行方案,然后按照方案一步步实践,这样也许我的人生就没有那么迷茫了。
总的来说,凡事都要先清晰为什么要做,以及想要做成什么样。先立志,再做事,抓住最本质的因素去解决问题。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