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关于自己最近重大决定就是从在西安稳定的工作辞职到深圳和朋友一起做电视音响。这事我从去年初开始,年底退出。事后多次复盘这次选择,发现当时的自己根本不会选择,更别提选择方法论了。
当时决定跳出来深圳做音响的原因:
第一就是自己对现在的无成长 的工作不满意;
第二是以前非常要好的朋友做音响有段时间了,说行业可以。出口量很大;
第三我当时想着电视机国内保有量这么大,电视音响也一定市场很大。
然后没有了,就决定过去一起做。
后来反思这个选择,只有一个条件:电视机保有量很大,配套音响量也应该很大。
现在看来这三个原因都经不住推敲:
一、 无成长不满意,为什么不想下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有成长呢?当时没有什么主动学习的概念,周围人也就是有事做事,没有看电影消磨时间。为什么不下班时间学英语,编程等技术,一方面会丰富自己上班空闲时间,也不会没有成长这个感觉了。而不是非要换工作来实现,当时没有能满足需求的独特能力,武艺不精出来混早晚吃亏,事实也正是这样。
二、朋友说可以,出口量很大。但那能说明在国内也销量很好吗?国内出口量大的东西很多,比如DVD出口很多,但国内几乎没有人买的。所以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
三、电视机确实国内保有量很大,但这意味着音响也会每台电视配一台吗?后来我内心问过自己,如果是我自己,会为自家电视单独配一套电视音响吗?我的答案是:不一定!自己尚不是必备,怎么就能让有电视的人都配呢?
四、如果把这个事看成投资,那么我投资前准备工作根本没有做。在西安听朋友说有电脑城里的人订过一批音响,离电脑城也不是很远,但就是没有想到去实地看看,问问他销售,产品前景怎么样?就那样想当然的失败了。
所以后来多次复盘,发现我这个选择可能当初确定过来时就已经失败了。
根据选择方法论:
1、刚需吗?不算是,电视本身就有声音,不用音响一样能用。可能对一小部分人是刚需。
2.高频。基本不会高频,买的人一家2套都已经了不得了,再说现在电视看的人都比以前少很多了;
3、这个产品市场是否够大:全球来说市场相对较大,但国内目前还比较需求初级,市场相对较小;
以上分析也可以看,电视音响产品可能通过做全球市场做出口才可能有大点的机会。
试着回到当初亚马逊选择的时候行业的面临的问题是这样的:
书籍、服装、鞋包、化妆品、食品、数码、家电。。。。。这么多行业该从哪个行业开始呢?
然后开始添加条件:
市场大 5 1
是否会持续多次购买 5 1
行业发展前景 大 5 1
售后 4 1
方便物流运输 3 0
产品便于存放 3 0
货源是否方便管理 2 0
以上行业都能满足市场大,能多次持续购买,前景大的必要条件,但在售后方面只有书籍的售后成本会远低于其它行业。所以最终选择书籍作为主营类目。
回头看2004京东商城和亚马逊选择的类目很大不同,没有选择书籍却是选择数码 PC产品主打是什么原因,当时又是怎么考虑的呢?
通过条件筛选可以知道,书籍在当时中国可能市场还没有那么大,并且国内也已经有当当网提前布局,如果选择书籍,那商城一开业就有个强劲的竞争 对手,很危险。
那当是选择PC和数码类产品开始是因为,现在看来2004年前后是中国PC和数码类产品市场爆发的几年,发展速度非常快。我当时07年进入一家做存储的工厂,经常跑电脑城和商家聊天,他们很多都是在之前几年行业快速发展时赚得原始积累。07年时已经过了高峰期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所以在当时这个行业市场确实够大,增长也够快,利润也很好。
数码由于种类繁多,还是能实现持续销售的。
数码产品虽然售后比书籍要多,但由于市场增速很快也能接受。因为在当时的国内做商城应该选择数码类是最优的了。后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流的发展,开始把家电,化妆品,服装,鞋包都上线了,最后才上书籍把当当干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