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上,昭文为丈夫操办了丧事。可是,在草原的东部,大王子最终击溃了二王子,大有统一草原之势。大王子自称大汗,传谕草原各部,要求所有人臣服。二王子虽然不服,但已经没有反攻的力量了。可大王子并没有打算放过他,而是亲率大军要攻灭二王子的残部。与此同时,他还派遣一支军队进攻曾帮助二王子的三王子。
现在,三王子已经去了,昭文就必须要撑起这个家和整个部落。面对此情此景,她只能号召整个部落进行防御。同时,她还传檄西域各国,让各国支援本部,共同阻击敌军西进。
檄文来到忽塔国,老国王表面上答应出兵,可心里却想着中立观望。所以,军队虽然集结了,但迟迟没有出发。而此时,大王子军队离西域已不足千里。呼兰内心紧张,就连睡觉时,也躺在床上想着计策。
一天早晨,呼兰来到皇宫,觐见父王。呼兰问道:“父王,草原汗王遣师西征,三王妃令各部出兵,父王为何按兵不动?”
国王叹了口气说:“现在汗王势大,西域各国都在观望,毕竟这个节骨眼上,谁都不愿被铁蹄踏碎。”
呼兰又问:“父王,汗王要一统草原,偏师一至,便可灭掉西域各国。而忽塔位于东面,一旦三王妃兵败,国将不保。”
国王摇了摇头,说:“可一旦发兵,就被逼到了死角,没有回头路了。再者,就算出兵获胜,也算结下梁子了。”
呼兰又说:“”
国王问道:“那该派谁领兵?”
呼兰说:“父王,大军由弟弟挂帅,但由我来指挥。”
国王一听这话,先上来有些心焦,一旦把军队交给女儿,儿子的安全就无法保证。可又转念一想,自己的儿子实在是太小,没有功劳,很难以服众。正好,让女儿立功,可以为儿子这个名义上的的统帅争取威望。
这时,大王子的军队已经开到了西域。统帅伯里矢收到了战报,大王子已经消灭了二王子的残部,看来自己也要立下战功,开疆拓土。对于他来说,只有拿下整个西域,才能位列三公。
昭文集结起了人马,准备迎战。可伯里矢却让派人前去劝降,对使者说:“一个妇人,吓一下,就会臣服。此次你若功成,便是我草原的的功臣。”
这时,伯里矢的儿子错里邦却拦住了使臣,劝阻自己的的父亲:“父亲,此举无异于将我军举动告知对方。”
伯里矢却是一脸不屑,说:“一介妇人,只需恫吓,就会束手就擒。”
错里邦却说:“父亲,三王妃辅佐三王子经营西域数年,绝非等闲之辈。且我军虽号称十万,但其实只有五万,且西域广袤,几近流沙,一旦开战,若不能速胜,恐有倾覆之祸。”
可伯里矢固执己见,执意要让使臣劝降。在使臣走后,他立马集合大军,将大军拉到琳琅的大营之外,将其团团围住,以进行军事恫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