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地方睡觉,加上需要拼房,还是有点睡不好。
昨天下午出门,发现离海边很近。步行五分钟,到达第三浴场,乌泱乌泱的人。
晚上顺着浴场走到五四广场。正好穿着沙滩鞋,中途下海泡了脚,捞了几根海带,忘了拍照。
五四广场人就多了。怕走不动,返回。
早上起来,预料之中的下雨。上午不活动了,买水果,理发,洗衣服,看书。
泳衣泳裤,第三浴场附近是120左右,往里走了五六百米,两个人加一起68搞定。反正也就两三次性的用品,无所谓了。
住在八大关附近的老房子。好像应该是德国租界和国民党时期的别墅区,保护得不错,离海很近。其实就是1930年代的海景房那意思,无非是哪儿地段更好和房型更好。
路过一片草地,远远听到一片蛙声,震耳欲聋嘈杂无比。路过的游客们都很奇怪,凑近看时,一个大约五六平米的浅浅池塘,发现不少蛙在哇哇哇,吵得要死像在开会。端详半天,不明所以。
有拎桶玩沙的孩子想要抓蛙,试了一下,未遂。但蛙可能受惊了突然集体噤声,一蛙不鸣山更幽。过了一会,又三三两两陆续括噪嘈杂起来
应该不是青蛙。鸣叫时,下巴部位鼓起来特别大一个泡,很明显。可惜发不了视频,照片倒没拍。截了一个图发发,正中间——
一天到晚,从雨到晴,从晴到雨,忙得很。难怪说海边潮,除湿机就没停过。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青岛,供自己了解】
历史上,青岛辖域归属几经变化。新石器时代即有文明出现,属东夷部族。在史前及夏商时期的青岛辖域属莱夷之地,西周时代,属夷国,春秋初期分别为介国、夷国、莱国等的属地。
春秋中期齐灭莱,青岛辖域开始通过齐国的统治归流于周,战国时期,青岛辖域大部归于齐之即墨邑管辖。越王勾践灭吴后舍会稽而徙都琅琊,后越国败于楚国,今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带属楚国。
秦时,青岛辖域西部属全国48郡之琅琊郡,北部属胶东郡。
西汉时期,青岛辖域大致属胶东国、琅琊郡,现市区大部为不其县辖域。汉景帝刘启先后立其子刘彻、刘寄为胶东王,都城设在即墨。东汉光武帝时徙封大司徒阳都侯伏湛为不其侯。
三国时期,青岛地域属魏国青州,其中胶州湾东岸的不其等县属东莱郡,西部的黔陬、壮武等县属城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