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记忆】第七章 采桑养蚕


小时候,我对小动物似乎总有那么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不管家里养鸡养鸭,还是养兔子,我是最勤快的一个。

至于说到养蚕、养猫,还有荷兰猪,那更是我的“最爱”。就先说说养蚕吧,我还真有很大的兴趣。

算起来,我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养蚕的。那时,一到春天,周围的小伙伴们不知从什么地方找来蚕种,然后分给大家。所谓蚕种,就是蚕卵,密密地排列在纸片上,比小米的颗粒还要小。

我拿到蚕种,就用小手巾包好,放在胸前孵化。要不了几天,蚕种就开始变色。先是白色,慢慢地变成浅棕色,最后变成黑色。当蚕种开始半透明时,蚕宝宝就要破壳而出。刚出壳的蚕儿,黑黑的像蚂蚁,所以也叫它蚁蚕。

这时候,我就把早以准备好的桑叶放上一两片。蚕儿小,刚开始吃不了多少桑叶。两三天后,蚕宝宝开始不吃不喝,等着蜕皮。每次蜕皮后,蚕宝宝就会“大一岁”。一般到了二龄蚕身体就基本变白了。

随着蚕宝宝一天一天地长大,特别是到了四龄时,我采的桑叶就不够吃了。我当时喂得最多的时候有三四十条。可别小看这三四十条,一天下来至少要五六斤桑叶,还只能吃个勉强。

所以,每天放学回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摘桑叶。我家楼后面有一棵桑树,但是在围墙的那边。每次去,都要先爬上围墙。而围墙那边,就是我和妹妹上学的学校。所以,尽管放学了,也要时不时地躲着老师。

我们家楼前也有一棵桑树,但很高。树枝也不太粗。爬上去,摇晃得厉害。那时,大院里养蚕的小伙伴多,桑叶根本不够采,所以,常常是两棵桑树都要爬。实在采不到,有时候我就用莴笋叶代替。可这样,蚕宝宝很容易拉肚子。

我很喜欢看着蚕宝宝蜕皮,更喜欢看蚕儿吐丝。我放在墨盒中的蚕丝,就是不让蚕作茧,只将它放在平平的硬纸板上吐丝而成的。这样还可以看到蚕是如何变化成蛹的,又是如何化成蛾的。真是很有意思。

有一次,我将十几条三四龄蚕带到了学校。因为我发现,我养的这批蚕的额头上和身上有非常明显的花纹。到了学校后,在课间,我把蚕拿出来给同学们看,有同学告诉我,这是“虎头蚕”。

还别说,这种蚕长大后,足足有筷子那么粗,有手指那么长一条,吐丝量特别大。更特别的是,有的“虎头蚕”吐的丝竟然是金黄色的,好漂亮的。这次修改稿件的时候,我特地到网上去查,我一眼就看到了这张图片。应该说,这种蚕是我所有养的蚕里面印象最深的。

除了养蚕,我还特别喜欢养小动物。比如:比老鼠大一点的荷兰猪,还有鸽子,兔子等。也就是“苦日子”过去后这几年,家里养了两只丝毛兔,还下了6只小兔子,我常常将它们带到楼下去吃草。由于肉食供应紧张还限量,家里养鸡养鸭、养兔子,其实都是为了补充点营养。最让我伤心的是,家里陆陆续续将这些兔子全部杀掉吃了。

最后一只兔子,爸爸从别人家学来一种新方法,说什么给兔子灌醋,肉特别好吃。还真给它灌了一肚子醋。结果,兔子口吐白沫,到处乱窜,从楼上栏杆空当掉到了楼下,给摔死了。我有些难过,是不是好吃,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

我养得最多的还是猫。记得养第一只猫时,我叫它“乌咪”,因为它是一只黑猫。突然有一天,“乌咪”不见了,急得我到处找。哪知第二天早上,它在家门外低声地叫着。我打开门,“乌咪”并不想进来,却好像要带我去什么地方。

爸爸说,你跟着去,可能是下崽了。下崽了吗?我很好奇。当我跟着“乌咪”来到一楼楼梯间杂屋里时,嘿,还真让爸爸给说中了,一只小猫崽躺在一团乱草中。这是我家“乌咪”第一次做妈妈,竟然是个“独生子女”。

我又惊又喜,赶忙将小猫崽抱回家里。做了母亲的“乌咪”在我和爸爸的周围不断地转来转去,喉咙里不断发出亲近人的呼噜声,样子十分地骄傲。

这以后,我陆续养过五六只猫,有的就是第一只猫的后代,有的则是从别人那抱养的,但都是黑猫,因为我喜欢黑猫。这黑猫捉老鼠特别厉害,我们这栋楼因为我养猫,老鼠基本绝迹。

我家的黑猫,就常常将在外面抓到的老鼠带回家来吃。它要把老鼠戏耍得完全没有任何抵抗力,没有任何逃跑的意图了,才把它吃掉。而我就是这场“猫戏老鼠”游戏整个过程惟一的见证者。

只不过黑猫的这种行为,也给我家带来了“灾难”。老鼠身上的跳蚤也同时给带进了家里,特别是夏天,大量繁殖,地板上甚至可以看到一团一团的跳蚤在那滚过来滚过去,我们的身上有好些被跳蚤咬的红疙瘩。最后,家里人采取行动,不停地拖地板,喷药,用桃树叶泡水给猫洗澡,才把跳蚤给清除干净。

卫生防疫站下面有个类似于现在的养殖场,喂养的都是供实验用的小动物。其中就有荷兰猪。这种猪长不大,身上有黄黑白相间的颜色,蛮漂亮的。爸爸见我喜欢小动物,就从那里要来了一只刚出生不久的。我常常把它捧在手里玩。

最搞笑的一次,我将荷兰猪带到了学校。下课后,我就从书包里将它拿出来给同学们看,许多同学都围了过来。课间休息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上课铃声响了,老师来了,我们还在玩。后果就是,荷兰猪被惊吓,从我手里跑了出去,满教室乱跑。

从那以后,荷兰猪就消失了。也许是爸爸将它送走了。最后陪伴我的,就只剩下那只黑猫了。总的来说,不论是养蚕,还是养猫,这些小动物都给我的童年和少年带来了许多的欢乐,也将那些年莫名的压抑感冲淡了许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88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47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35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09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1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37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8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30评论 0 26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94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2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64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4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44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89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54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图文原创:水木空影 转载请说明出处! 如今,蚕丝制品很金贵,兴桑养蚕也早已成了“老黄历”。有一次出门在外,见有人...
    水木空影阅读 1,738评论 5 27
  • 养蚕记 作者:梁爱琴 前言 可能是因为孩子,总想为她养一次蚕宝宝,让她近距离接触和认识蚕宝宝,感受和了解蚕的一生九...
    活着不易阅读 2,644评论 4 6
  • 这里是北方人眼中的南方,南方人眼中的北方。 上一章 南方有嘉木 陕南的农家大多是养蚕的。 小学时记忆最深的是曾学过...
    不争先生阅读 1,475评论 1 4
  • 同事的儿子学校里发给孩子们一些蚕种,几十粒一个人。叫孩子们回去从蚕种到蚕吐丝结茧,这期间好好观察蚕从脱壳到吐丝,然...
    木土地阅读 1,788评论 30 26
  • 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世说新语·言语》 几个月前,办公室上引进了一批植物,希望单调的办公室...
    碧海波写作方法论阅读 26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