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百姓生活,离不开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前六者都是与做饭有关,人是铁饭是钢,只有末尾的茶,既不能解饿,解渴也并非非它莫属,却成了与柴米一般重要的事物,可见中国人对茶的喜爱有多么浓厚。戏说乾隆皇帝要退位的时候,大臣们苦劝:“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皇帝答曰:“君不可一日无茶。”为了喝茶,连皇位都不要了。比起唐朝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嗜茶凭添了几分清雅。
在中国茶叶的种类如同菜系一样众多,红茶、绿茶、白茶、黑茶、黄茶、青茶......而这每一种茶中又因产地,采摘时间等因素细分出数十个品种,扳扳手指数出上得花上好长一段时间。在中国,随处可见茶的身影,从工地到办公室,从街头到家中,忙碌时要喝茶,闲暇更要喝茶,相比欧美地区街头开满的咖啡馆,茶是中国人独处的伙伴。
这么多种类的茶,每个人都有自己偏好的口味,有的偏爱红茶的甜美,有的喜欢绿茶的清高,有的迷恋普洱的厚重,有的沉醉乌龙的芬芳。喝茶的方式也有是五花八门,绿茶投在八十多度的沸水中,水不可过热,否则会失了茶叶的清香。普洱则要滚开的热水闷开方可饮用,红茶的饮用方式花样百出,投了花的,兑了奶的风味也是各有各的特色。每种茶都有着各自的功效和粉丝群。绿茶清热解毒,普洱润肠减肥,红茶养胃口味繁多,乌龙茶解渴生津爱。江浙一带人们爱喝龙井绿茶,福建人爱喝铁观音,潮汕一带是凤凰单纵,你若是到了内蒙古,可以喝到香味浓郁的奶茶。北方人尤其是北京人手中喜欢捧着盖碗和茶缸,泡上一杯茉莉花茶。
茉莉花是从波斯传入中国,深受人们的喜爱的一种植物。性本喜阴,每到开花,郁郁葱葱的碧叶中夹杂着大朵的白花,花苞初绽已是满室清香,即使到了花色变黄,香味未曾减少一分。宋代诗人江奎曾在《茉莉》诗中赞其曰:“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花茶的起源,也得追溯到南宋。茉莉清冽的香气初闻使人心旷神怡,再深吸一口气便能从中嗅到自然的清新。从蓓蕾初绽到花谢枯黄,香气丝毫不减。北方水质较硬,略带苦咸,北方人饮食又口味偏重,红茶普洱类口感厚重,绿茶白茶等偏轻淡,唯有花茶可以满足人们清口解油的需要。茉莉香片成为了北京人的心头好。
老北京的人清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泡上一壶茉莉花茶,袅袅飘香,洗漱吃饭等杂事也有了诗意。青黑的茶索紧实地缠绕着,其中露出浅浅的白毫,茶叶中夹杂着几片茉莉花雪色的花瓣,像黑白写意的铅笔画。把茶叶投进泛着柔光的白瓷盖碗或是茶壶里,不需繁杂的程序,只要导入滚开的沸水,看着茶叶和花瓣上下翻飞,如同敦煌壁画上飞天曼妙的舞姿。等一切平静后,浮在水中的茶叶慢慢舒展身姿,抽出深藏的嫩芽,在丰盈起来漫漫的雪瓣中旋转着,轻盈的飘落在杯底。这时人们会深吸一口气,把花香茶香一起吸入肺腑,顿时神清气爽,精神百倍,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端起杯子来,轻轻抿一口浅黄色的茶汤,入口舌头还未品出苦味,口中一股香气直冲鼻腔,香气渐落,微苦的茶味弥漫在口腔中,咽下茶汤,甘味深入舌尖喉咙,再张口,口舌生香。老北京人,不喝几口茉莉花茶,怎么好对别人开口说话?
每天每天,老北京人被茉莉花茶陪伴着,在茶香中长大,变老,去世时口中也要塞着一个茉莉茶包。北京人的生死已经和茉莉花茶交错缠绕,北京人的灵魂中也泛着茉莉花的茶香。没有人比北京人更了解茉莉花茶,含着一口飘香的茶汤,灵魂深处已经与花、茶相互交融。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写过:茶芽是颗颗璀璨的珍珠,散落沉浮,俗气的人只为了解渴。茶叶专家分辨高下。善于品位的人,则把杯中的珍珠饮下,在心灵里穿成珠串,镶嵌在记忆的绿野;或者在某一个幽深之夜,想起一杯茶,思及那串珍珠,就把黑夜镶成星空,在星空挂起一道彩虹。北京的夜空中在茉莉茶香的缭绕下,星光璀璨,彩虹绚烂。
��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