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舍弃小七,去听三生的真人图书馆
对于三生,在客栈的几次活动中有过相遇,但未曾交流
处于远观状态,其实可能连远观都算不上,因为没有上过心。也仅仅是从客栈一些活动推广的软文里看到过些许介绍而已~
尽管如此,似乎他的身上有种气质,特别吸引我来听真人图书馆
昨天下午很忙,做了得有十来件事吧,以至于一直到快六点五十才下班
狂踩自行车,18:57到了客栈
进了客栈后,不像往常,先观察下谁是今天的主角,看看主角的状态
昨天似乎进了客栈后,都是被新朋友、老朋友给吸引了,完全没看到三生...
直到活动开始,发现三生的着装随意,但是看着很舒服,和当天的培伟穿的很搭~
好吧,我承认,我并没有很上心,也没有怎样的期待
坐定,看到这个PPT首页,艾玛,不要太喜欢!
以至于后面很长一段都没太过心听,骑行部分结束前,我的脑子里,都是“我要这颗树,我喜欢这种风格,希望我也可以做出类似的PPT”
我拍下每一张PPT,不知道是为何,昨晚是想说要发朋友圈,因为人生精彩
后来到了诗歌部分,听着听着,我就沉下去了
这首诗三生自己朗读了,我才发现尽管他很瘦,一看就没有我重,但内心是有力量的,有坚韧,也有柔软
这首我读了,好吧,我不认识第一行的氤氲两个字
我读到“排斥建筑的冷色,却又忌惮于孤独的长痛”时,心里有股隐隐的悲伤像棉花糖一样的形态在我身体里形成、变大,直到把我有些掩埋
这首诗“于你而言 生长是一种状态,而对于我是上下的求索”,我看到的是,作者认为对方自然生长、不主动上进,自己努力奋进,两者状态的不同导致步调不一致。
“你站的这里,是我恰好路过的地方”
我问三生,这是在写遇见,还是错过?
三生说是遇见,理所当然的遇见。但是我读到的是理所当然的错过,也不是错过,是相遇后自然而然的分别,因为你要前进,而对方要“这里”
到这里,我就发现,诗是三生写的,但我来读,就会带上自己的色彩了。会有这样的不同理解,是因为我们的状态不同。我深刻的知道我看到的是这样的原因。
沉下去后,三生依旧按照他的节奏来说他的经历,几次想哭。
有些语言get到我的点
他的分享让我觉得“快三十年了,我到底在活什么?”
三生的坚持、原则、不断的从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拉回自己,他才有现在的样子
为什么感觉到他的内心如此干净?我的内心塞了很多迷迷糊糊的杂物,多大有些拥堵,当我去找对我重要的那个物时,它可能早已遗漏在角落,可能我要翻来翻去,越过很多杂物,才能找到它。但它长久的没有养分,已经萎缩了,不那么饱满,不那么有力量,不那么能坚持。
三生说
我们时常要活出跳出去的人生,看人性本来的样子
把自己隔离开来后,才会看得更清
三生说
人生经历多了,文字会更丰富
三生说
小的时候老师说,留心观察
三生说
先把自我立起来
三生说
先从一点一点开始做,待有变化,有一点机会时,努力抓住
嗯,在路上很重要。从昨晚的角度看,三生似乎比我们一般人要接近生活本来的样子,要更清楚自己本来的样子
大道至简,最近总是发现,不论从哪儿出发,大家都是在努力接近自己和生活的真实的样子。
收获颇丰,感谢三生!
PS:周六六点就起来写了,总觉得不记录下来会是很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