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格言出自贾谊《新书》。我国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贾谊在其著作《新书·过秦论》中论述秦代建国成败的经验教训时,引用了当时的谚语说:“前事之不忘,后之师也。”并接着议论道:“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应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意思是,治理国家,要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现实,还要倾听人民的心声,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审时度势,取舍有序,变化适时,这样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现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一句成语,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战国策·赵策一》、《史记·秦始皇本纪》、《后汉书·东平宪王传》也引用了这句话,说明中国古代学者对历史经验教训的高度重视,也从反面透视出人们屡屡犯前人同样的错误而不自觉的残酷现实。
在智慧生物中,人类大约是唯一能从自己的祖先那里学习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唐太宗曾颇有感慨地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诚哉斯言。
问题在于,似乎人也是最健忘的生物:好了伤疤忘了疼,甚至在历史教训面前抱着侥幸心理而不见棺材不掉泪者大有人在。而更加令人忧虑的是,如果我们所知道的根本就是一部伪史,即便有心借鉴,也只是惘然!
同样言犹在耳的一句格言是:“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面的车翻了,后面的车就要吸取教训,引为借鉴。
汉刘向《说苑·善说》道:“《周书》曰: ‘前车覆,后车戒。’盖言其危。”后用为成语“前车之鉴”、“前车可鉴”或“前辙可鉴”,比喻以往的失败,后来可以当作教训。宋代陈亮《与石应之书》说:“惟兄勉之,无失朋友之望,前辙可鉴。”清代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说:“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於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作前车之鉴也。”鲁迅 《二心集·译本序》五:“有时句法也大约受些影响,而且前车可鉴,使我屡免于误译,这是应当十分感谢的。”
这句格言用为典故,亦有省作“前鉴”、“前车 ”的。
汉荀悦《申鉴·政体》:“前鉴既明,后复申之。”《晋书·孙楚传》:“夫韩并魏徙,虢灭虞亡,此皆前鉴,后事之表。”清孙枝蔚 《咏物体·蝗》: “雨螽於宋灾必记,盖以宋公为前车。” 梁启超 《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 英国之蹙波亚也,殖民政略之结果也……凡在英国势力范围之下者,不可不引为前车也。”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又引文明之语,用以自文,征印度波兰 ,作之前鉴。”
值得警醒的是,这一比喻在交通工具高度发达的今天似乎已经有点不合时宜:试想,如果在高速公路上眼见前车倾覆,而你又没跟它拉开足够的距离,这时你想引以为鉴,恐怕为时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