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你还读书吗?读哪类的书籍。工作类工具书,还是自己喜欢的书目;聊聊你为什么喜欢阅读,读那种类别的书;不是因为读书有用,我才去读它,而是因为我在阅读的时候,翻阅书籍的时刻,总能感受到愉悦和幸福,而去抚摸它,阅读它。
文字的力量,疗愈着我的心田;那些我没有用语言表述的话语,在书籍里我与之共鸣;在书籍里,有些好玩的有趣的、诗意的、风华雪月的风景,从我的心底慢慢流淌…在这个世界上原来真的有人懂你,知你,领略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体验…你的好奇心会发自内心的驱逐自己,你会不停的去探求,去寻觅,去丰富它内在荒漠,让它得到滋养和充盈。
今天在书架上,看到作者雾满拦江写的《我不过,低配的人生》,就随手读起来,在思想碰撞篇,不要读书读到蠢,这篇文章里有一则小故事,作家陈丹燕应邀去美国大学做研究员,女儿与之结伴。向来以数学成绩而骄傲的她,让女儿参加数学俱乐部,在美国一个数学俱乐部成员,全都是真心喜欢数学才加入的。只有她女儿特殊另类,她是数学成绩好,善于考试,自认为有优势而加入。结束在里边格格不入,人家比较的是谁对数学领域有全新发现,谁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她女儿天才的应试技巧,在这个领域完全派不上用场,反而自己搞得很郁闷。
这位睿智的妈妈了解情况后,立即支持女儿退出。“不喜欢,就退出。”太明智了。
读完这则故事,小宇宙在爆发,现在应试教育下的孩子们,中考、高考、做不完的试卷、写不完的作业、应接不暇的兴趣班、紧锣密鼓的时间表,让我窥探到那种填塞式的模式,而丧失了时间和空间感后,单纯的对事物和兴趣本身热爱的缺失和思考,创新和快乐可能性少之又少,带着目的、短视的功利心去学习教育是如何磨灭了孩子对知识本身的渴望。缺少了基本阅读素养,内心变得单薄而而自闭,禁止和强迫并进的功利读书方式,局限了孩子们的大脑,让孩子的精神视界一片荒凉,阅读的底蕴严重缺失,在某种程度上彻底丧失了学习和兴趣的能力,沦为被短视的功利教育摧毁的残次品。
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体验和价值。享受事物的本身,所带来的精神快感,是人生必经途中缓慢而持久的价值,能够让你的生命充实而饱满。对每一个年龄段的认知和觉察,是你经历磨练后的自省和升华。
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生活的实践,才能够重新开启你的大脑,阅读面的丰富,你的大脑才能更加灵活的运行,更能够精准迎接未来不确定的。
当你思想上踏实稳重,你的行为上方可走向优雅与教养。前进中满载的快乐皆能持久伴随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