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个五四青年节,不免想起五四爱国运动领袖李大钊先生。提起李大钊先生,人们自然会将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联系起来,可以说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38年的人生,李大钊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不朽的篇章,也在后人的心中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
鸦片战争后,中国处于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中。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同年,李大钊留日归来,受梁启超等邀请,主持《晨钟报》编辑工作。在创刊号上,李大钊发表《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文中,李大钊第一次阐明自己的青春中华理想,向青年发出奋起自觉的召唤。他指出,中华民族亟需解决的,不是亡与不亡的问题,而是如何再造青春。中国的出路,在于摆脱旧传统、旧观念的束缚,勇往奋进急起直追,创造一个面向未来,充满活力的青春中华。不久,李大钊另一篇《青春》在新青年杂志社上发表,饱含着再造青春之中华的理想。“以宇宙之生涯为自我之生涯,以宇宙之青春为自我之青春。宇宙无尽,即青春无尽,即自我无尽。”文章再次将爱国与救国高度统一,指出中国正处于黑暗与黎明之交,鼓励青年为建设蓬勃朝气的国家而奋斗。1918年,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将,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之一。李大钊认为,古老的民族能否再现青春,关键系乎青年之自觉如何耳。因此,他致力于青年启蒙,做青年的良师挚友,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提携扶持,指引青年朝着正确方向前进。1949年,毛泽东率中央领导机关自西柏坡进入北平,感慨地说:“三十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不仅包括毛泽东在内,李大钊的红色旗帜下,还围绕着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黄日葵、罗章龙、刘仁静等一批进步青年。
青春中华之理想,奠定了李大钊一生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崇高使命和不懈奋斗精神,让他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和革命家之一。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迫入狱,据当时报纸报道,他受审时精神甚为焕发,态度极为镇静,从容就义时未满38岁。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奋斗“青春”之国,燃尽自己的生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火种,为身处黑暗的中华民族探出了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无奋斗,不青春。李大钊主张新青年应树立“奋发有为的人生观”,新时代呼唤何种青春奋斗,新时代青年的奋斗又该如何开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寄语,蕴藏着新时代青年奋斗的内驱力。学习和继承李大钊为坚守初心、践行使命而进行奋斗和牺牲的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意义。
革命人永远年轻。当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美好生活,就是“新青年”的最好续写。如今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应该努力奋斗。我们只有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加快成长才是最好的应对。要把“爱国”作为第一要义,把“敬事”作为基本态度,把“好学”作为提升途径,把“践行”作为成长阶梯。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因为工作稳定而安于现状,要努力跟上时代发展需要,积极查找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向同事、向人民群众学习,以匠心致敬初心,让实于成为“标配”,让创新成为“共识”,勇担时代重任,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立足岗位、强化学习,不断锤炼“想干事、能干事、千成事”的青春本领。
每一位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要汲取“五四”精神,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作为一名乡镇青年干部,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融入血脉、化为行动。要在复杂形势和严峻考验面前,能够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不断解决难题、处理问题,切实履行好本职岗位职责,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坚守“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始终铭记“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些基本命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中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才能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主动作为,以“行则将至”的决心和“做则变成”的信心,在奋进新征程中展现青年担当、贡献青春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