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到了申请奖学金的季节,班里的同学都变着法儿互相打探对方的成绩,大概做学生的还意识不到这些成绩早已成定局,所有人都还抱着会走好运的投机心理,看看是自己是不是能比别人多几分。
我也这样,自认为平时上课还算认真,听课积极,至少比班里其他同学认真,所以侥幸的认为自己能拿一等奖学金。而且偷偷打听了一下其他同学的成绩,自己的排名就卡在一等和二等那中间一点点,总觉得运气会从天降,还满心指着拿到那笔巨额的一等奖学金冬季去国外滑雪,不过还是有点担心真的变成二等奖学金。
根据墨菲定律,任何事情都没有表面看上去简单,担心发生的情况它更有可能发生。
后来去学院老师那里算排名成绩,发现自己和另一位同学分数一模一样,小数点后都一样,然而名额只有一个,我两必须挑一个出来。遂和老师在那里算各种其它成绩,算得面红耳赤,最后结果出来,我还是差零点几分,真遗憾,就差那么一点点,我与一等奖学金失之交臂。不甘心于人后,心中郁闷难排解,但再难过也别无它法,只能默默接受现实,用运气不好来安慰自己。
后来想着,若平日里学习时再多考个几分,甚至一分,也许就不是这样的结果,这次成绩不就只是差了那么一点点么,可现实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细细回忆,这种差一点的情况太平常
一年一度的CPA考试刚刚过去,知乎上哀鸿遍野,甚至还有人拿题目安度说起来段子,吐槽出题人用心良苦,吐槽辅导机构完美避开考点,甚至不惜自黑供大家一乐。
虽然自己也去考试了,但那些题就是我似乎会又似乎不会,那种感觉就像我能够到它,但就差那么一点儿距离能抓住。因为之前几年考试拿到过无限接近60分的分数,但是就是不够及格线,现实就是59分也跟0分没有区别,没有结果的努力是不是也是白费力气呢。
为什么总是会差那么一点点?
因为说好的早起只能坚持一天,说好的坚持健身却连健身卡都快找不到,说好的写文章也只是偶尔想起来才动手,说好的复习CPA却很容易被微博段子吸引。
在知乎一片吐槽CPA难度的回答中总算见到一股清流:某位总监,看到自己公司的小朋友边刷手机边复习CPA,吐槽者这要是都能过那中注协也太失水准。财务上的技术大牛有的应该已经不会去在意这个考试,善于学习规划的从业者也应该早早就拿下了证,行业不想关的人压根儿不会去关注CPA。所以活跃的人群只剩下那些年年奋战,指望拿到从业职格证工资翻倍的同学,但是年年报名年年缺考年年吐槽的恐怕也是他们了。
在考试后吐槽中获得极高的认同感,在普遍觉得题难的声浪中也能为自己找到一丝安慰,安慰自己虽然书没看完,网课没学,真题没做几套,但是题难啊,所以自己和CPA也就差了那么一点点了,来年再稍微努努力就能成功。
不,那一点点大概还差很远。
差三个月的坚持早起,差无数次的反复练习和认真对待,那一点之间其实还有一条隐形鸿沟。差一点拿到的奖学金,差一点考上的资格证书,差一点成功减肥,人生大概也会慢慢因为各种差一点儿拉开巨大的差距。虽然时常觉得自己运气差,但更多的是自己没有把握好机会吧。
记得柳岩在欢乐喜剧人客串时说过,她当年还是站在舞台的角落时,就视机会如生命,因为机会对普通人来说太重要了,用心才有回报。
所以,机会逝去不再悔恨,唯有把握现在,不要让人生总是差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