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文/李简
如今每逢夏季,到商业街走一圈,总能收到商家免费发送的扇子。状如古代团扇,上面却印着商家做的广告,忒杀情调。
但这团扇,总让我想起汉代的班婕妤。想起她写的《团扇歌》:
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字里行间充满深深的幽怨。可她曾经也是三千宠爱于一身呢!
班婕妤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德淑女,最为人称颂的是,她的丈夫汉成帝因宠爱她,而特制了一驾双人座辇。欲与她同车而行,时刻不离左右。她却说自古以来,与大臣同辇的帝王都成就了一番霸业,与后妃同辇的帝王却成了亡国之君。因此坚决不与成帝同车。汉成帝之母王太后听说此事,更是把她看作,春秋时期楚庄王之妃樊姬一样贤德的人儿。
她也因此更加熟读古书,研习古礼,希望这些古法古礼影响到汉成帝,不但成就汉成帝的霸业,也使她樊姬第二的美名得以坐实。
可她万万没有想到,她的贤良淑德竟比不过赵飞燕姐妹的美貌与柔情,终落得个“秋风悲扇”的结局。
再次读《红楼梦》,读到第二十七回薛宝钗扑蝶处,心里不禁一动:有着“停机德”的宝钗,与班婕妤的命运何其相似。
班婕妤聪明美丽,让汉成帝一见倾心。她学识渊博,熟读古书,每次与汉成帝相见都以古礼行之。其德艺双馨的声名更是从古传到今天。
她想效仿樊姬没有错,可是她的这些礼教也得看用在什么人身上。如楚庄王、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之流的帝王身上,肯定管用。但是用在汉成帝身上却不行。由此可知,她从来就没有认真地了解过汉成帝,与他进行心灵的沟通。
说到底,汉成帝爱的只是她的美貌和才气,她则是迫不得已,命中注定这一辈子的丈夫只能是汉成帝。他们的感情一点也不牢固。
所以当不守礼教的赵飞燕姐妹到来时,她立刻就被冷落了。
不就是想时时刻刻跟你在一起吗?哪个热恋中的人不是这样?何必用那样吓死人的大道理把这种热情扑灭呢?用我们现在人的观念来看,班婕妤简直不解风情,无趣到死。这样刻板的女人,谁愿意要她做老婆?动不动就举案齐眉,动不动就国事为重,烦都烦死了。
即使赵飞燕姐妹不出现,她的受冷落也是迟早的事。
再说薛宝钗。她多么美呀。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宝玉看到这样的她,也仍不住心旌动荡。可是她每次面对宝玉,总离不了劝他考取功名的话语。这样的话于宝玉而言,就是唐僧口中的紧箍咒,忒杀风景。
她博览群书,是红楼梦中知识最渊博的女子。林黛玉和贾宝玉为之沉迷的《西厢记》之类的禁书她早就看过了。由此也能推断出,薛宝钗也如宝黛一样天真烂漫过。也许是从父亲去世开始,薛宝钗逐渐把自己的真性情掩藏了起来,努力做一个大家眼中完美的女子,努力迎合当时社会的大教条大礼法,来维护家族尊严。
就这样,她变得不可爱了。她哪里都好,哪里也挑不出错来,但别人却觉得她太冷,神圣不可侵犯。
为了给我们讲清楚她是一个戴着面具的美人,曹雪芹在很多细节处向我们透露了她的本性。书中说,她从不喜给自己的衣服和家里薰香,可她吃的药丸叫“冷香丸”,初到贾府住的地方叫“梨香院”,在大观园里住的是“蘅芜苑”,处处都点出她心里也是喜欢香气的;她平时穿的衣服都非常朴素,连住的地方都简陋的不得了,可是第八回宝玉要看她的金项圈时,却写到她朴素外衣遮住的内衣竟然是大红色的。想想那个画面,一袭素衣解开后,露出的是大红袄子,金灿灿的项圈。何素之有?表面上她也是不争的,可是宝玉挨打后,她却巴巴的亲手托着一颗药丸送到宝玉跟前。只不过一颗药丸,她不会找个盒子装起来?不会让她的丫环拿着?而我们看到黛玉,则是悄悄地去看了宝玉,又悄悄地走了。
其实宝钗也和班婕妤一样,没得选择。她冷眼旁观了她所能嫁的那些男人,宝玉是最合适的。她觉得她有把握拿捏住宝玉。而以宝玉在家中受宠程度来看,宝玉必定是将来贾家的主人,能够实质帮助到未来的薛家。她因此才注意宝玉,关心他的一切,打听他的一切。可是因为两人三观不同,她和宝玉,永远都没有黛玉和宝玉那种心有灵犀的感应。她费尽心思,却是离宝玉越来越远。
当有一天黛玉走了,袭人走了,宝玉最牵挂的两个女孩子都离他而去后,他在尘世已了无牵挂,出家去了。
宝钗,无可耐何地度过了孤独寂寞的一生。
“宝钗扑蝶”是曹雪芹安排给宝钗最可爱的一个片段,是她最真实的青春。而她从袖子里拿出的扇子,也是善用“草蛇灰线”的曹雪芹埋下的又一个伏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