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可见“读史可以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不过读史不能光读文字晓人文,更应该结合历史地理的变迁,否则就不能了解历史真相,更甚者产生种种误解,这是我近日发现自己读史的误区。
有一段时间喜欢李定一先生写的《中华史纲》,观点较为中正,多方考据,以较公平的史观尽力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不过那时候写毕业论文学业压力较大,每日睡前翻上二三十页历史,把书一放倒头就可以安睡。整本书翻下来,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与朝代的更替彷佛一个个轮回,同样的剧情主线换不同的主角来演绎,各个朝代的问题换个方式就可以用来理解现在社会的问题。总的来看,我一直以来读史的切入点都是人文,人物的思想以及朝代文化的发展,但是这样往往有些偏颇。
最近因为工作的缘故,认识张掖来的一位高工,闲谈之余谈及历史。他的视野从地理的变迁切入,结合他自己做过的项目,一边给我看三维地图一边讲历史,让我收获颇多。比如巨鹿之战、郭靖死守襄阳抵御蒙古大军、黄河渡口的变迁、秦岭的历史地位、守长江防线必先守住淮海、云梦泽的传说与实地变迁、长江、黄河泥沙堆积沉淀成洲等等。比如张掖特殊地貌的形成,沙漠中的绿洲、城市中的沙漠、冰川大山与丹霞地貌的奇异结合等等。从地理的角度来看世界更有趣,能更好的理解整个历史变迁的过程,也能明白现在地区文明发展与地理位置的密切关系。
大概是我的地理没有学好过,在读史的过程中恰恰忽略了地理的变迁,千百年来历史长河中的许多故事的发生都与地理的变迁离不开,比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形成有其历代的励精图治还有地理的优势。再则,在古代的很多诗词里边有很多地名,偶然走到某一处地方想起古人的诗词时甚觉奇怪,难道古人的眼界竟然这么窄,并没有想象中的辽阔或者壮观啊,而今看来竟是我自己浅薄啦。这么多年历史变迁,很多的山岭风貌都已经改变,我不知其变只专注现在的状况,宛如坐井观天。
一直很好奇丝绸之路,痴迷于当时的西域各国风采,大宛、精绝、楼兰、龟兹、乌孙、小宛等等,这些西域中的国度曾经一度辉煌然后都消失在漫漫黄沙中。在很多的小说里边,这些地方都被渲染上传奇色彩,掩盖在黄沙下面的文明与宝藏引得无数人遐想。汉唐盛世,西域各国来朝奉,又通过西域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传送到中亚,古老的国度波斯又通过丝路传来西方文明。而今,昔日的光辉已被漫天黄沙掩盖,好奇这么久居然没有认真从地理上去研究过其变迁的缘由,实在是我自己的遗憾。更遗憾的是一直计划去看看这些遗迹却从未去过,最多就只到兰州,张掖、敦煌、戈壁这些都还没有去过。
周末看一个节目《看鉴地理》收获颇多,它每集只有几分钟,开始提出一个奇异的现象,然后多方分析考证其原由,打破怪力乱神的论断。比如四川泸州一处地方,一夜之间出现几十个天坑,站在洞口还能听见水流的声响。经过多方考证发现,原来此处有地下暗河,由于用水过度使得水位下降,形成溶洞,经年累月熔岩变薄无力支撑上层的土层,因而出现天坑。还有云南五彩梯田的形成、常遭雷击区域的原因、黄河水位上涨绕过庙宇等等。不得不说,地理这课的忽视让我的视野形成盲点,现在重新认识发现很多新的乐趣,幸甚之至。
近年来,工作休假之余会自己跑各处地方,一路走走看看各路的风景,慢慢才对中国的地理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有很多地方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其风貌,不同于书中各家的形容,有些历史名城以及历史地标如今已不见昔日光景,只能放空自己去感受。读史以明智,并不是叫我们略知一二或者道听途说就夸夸其谈,对史实、人物妄加评论,而是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格局、视野、修养的限制,不断的打破再重塑新的高度。越读越应该慎重的看历史,慎思慎言慎行,才可能在史中使自己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