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今年春节一个人过,但除夕夜还是驱车去朋友家一起吃了顿饭,看了会儿春晚。
有其他朋友说,按照传统风俗来讲,除夕夜都应该在自己家过,没规矩去别人家,那样也会显得好像自己没家似的。是的,我也知道有这说法。但我不在乎,朋友家也不在乎。我也确实因为从小没觉得有家,不管是什么节日还是不节日,到处跑习惯了。
不过这次主要还是朋友喊了,不好得不去。不然其实我也还是想要就自己呆着的,专门为了吃一顿饭要来回跑60公里,这一直不是我乐意做的事情。
可这个朋友不一样。其实我这也已经是第二次除夕去她家了,第一次是疫情大爆发的2020年,也是我一个人被留在家,今年又是我一个人在,她便喊一起了。
朋友比我大6岁,按理说我应该叫她姐,也一直感觉她就像个姐姐一样的对我很照顾。她是我刚毕业的时候在就业的第一家公司认识的,至今十多年了,也是这么多年一直来往最密切,最无话不谈的朋友。我们不用刻意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也不用怕说错什么,直接表达就行。如果哪句话说的不对了,也不需要解释,知道用心就行。
我们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她来我家,喝水自己倒,水果自己削,早餐自己从冰箱找食材做,垃圾桶满了还要收一下,就像在她自己家里一样,不需要我特意去招呼,可以完全放心自助。而且随时想来了,说一声便可以来。不需要客套忸怩作态。
反过来我去她家也一样,只是她比我会照顾人,会给我准备各种吃的喝的。她平时喜欢吃水果,嗑瓜子,我平时水果吃的少,但去到她家就摆在面前,就会不自觉的去吃,而我家的水果也大部分都是她来的时候解决的。她发现我也喜欢嗑生瓜子后,她去买的时候便特意也给我买了一份,让我带回来吃。她除夕包饺子,知道我要自己在家呆很多天,便给我多包了很多,装盒也让我带回来。
我这是名副其实的连吃带拿,但也只有在她这里我才可以这样完全不用客气,不用顾忌。
我们平时周末也经常会聚在一起,要么在她家,要么在我家,我家还专门给她留了一个卧房。
我们性格其实可以说完全不一样,她做事情认真细致,基本上可以说是全按教科书来,而我基本就是参照个大概,随便自然,怎么都行。
但我们有一些相同的兴趣爱好,那就是刷剧绣十字绣,还有购物。呆在一起不做事的时候,我俩就是要么边聊天边绣十字绣,要么边刷剧边绣。
没呆在一起的时候,我俩也几乎每天在微信上都会聊天。我们随时就像对方就坐在旁边一样,不管什么大事小事,好事坏事,想说就说。看到件好看的衣服、包包分享讨论下,看到新闻热点分享讨论下,想起点啥芝麻绿豆小事也发个消息说一下,买了点啥也“汇报”一下,然后可能又聊半天,也可能回复一个表情完事。
昨天去到她家后才发现她这几天和家人闹矛盾了心情不是很好,我才感叹幸好我去了,要不然她这个除夕夜估计也过的难受。虽然这方面我也帮不了她什么,但我认为陪着就好。
如果说我哪天要离开这个城市去别的地方,最舍不得的,就是这个朋友,可以交往一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