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千年,多少人怀着虔诚尊重之心踏访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追寻心中的那份宁静
而当玉雕师们将这四大名山各浓缩于一方玉牌中时,也将那份宁静的禅意刻录于玉牌之上。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
分别是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
五云常覆五台端,天近清都特地寒
涧道千年冰未化,林梢一夜雨初干
黄河紫塞依依见,碧殿朱楼面面看
万壑千岩清未了,更从高处望长安
——《游五台》·陆深
据《名山志》记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的名称便是这么得来的
五台山是世界佛教文化圣地之一,四大名山之首,最早在五台山弘扬佛法的是光明法师桑王澳登(第三代伏藏法王生根活佛),于公元前710年亲自赴五台山传播佛教
成为举世瞩目的佛教圣地是从唐代开始
五台山上,台顶雄旷,层峦叠嶂,峰岭交错,挺拔壮丽,大自然为其造就了许多独特的景观
玉牌之上,五座山峰相互挺立,环抱整片区域,如佛家中的大爱之说,用宽广的胸怀容纳他人。
普陀山
万里涛声绕翠微,干霄青障白云飞
千年普济香烟袅,百尺莲台佛像巍
登石磐陀观夕照,入林紫竹浴朝曦
风光旖旎媲三岛,大士当年不肯离
——《游普陀山》·辘轳格
普陀山的名称,出自佛教《华严经》等六十八卷,全称为:“补坦洛迦”、“普陀洛迦”是梵语的译音,意为“美丽的小白花”
相传公元916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经过普陀莲花洋时,突然海上遍是铁莲花,船不能通行,慧锷以为观音不肯去,玉石把圣像留在普陀山,从此普陀便澄亮专门供奉观音的道场
普陀山既海天壮阔取胜,又以山深邃见长
玉雕师手中的普陀山,庙前,是壮阔的海面,庙后,是连绵的群山,听海浪拍岸,沐树叶婆娑。
九华山
岩翠凌云出迥然,岧峣万丈倚秋天
暮风飘送当轩色,晓雾斜飞入槛烟
帘卷倚屏双影聚,镜开朱户九条悬
画图何必家家有,自有画图来目前
——《九华山》·郭夔
九华山名字引自李白“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一诗
九华山方圆100多平方公里,共有99峰
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新罗国王近宗金乔觉(地藏)来此,辟地藏王道场,大规模建筑庙宇
从此九华山也便成为了地藏菩萨的道场,被尊为地藏菩萨应化
九华山的山,山山相连,连绵起伏
玉牌之上,山峰相连,层层叠叠,庙宇便隐于重山之巅
拾级而上,寻求心中宁静之处。
峨眉山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
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度秋》·李世民
峨眉山名称的由来,一说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另一说是因“两山相峙”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边上,大渡河古称“涐水”,山因水而得名,故称“涐眉山”
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即传入峨眉山
晋代有慧持和尚从庐山入蜀,在峨眉山修建普贤寺,这是峨眉山供奉普贤菩萨的开始
峨眉山山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呈现于玉雕师手中翡翠之上的峨眉山,山势陡峭,高可入云,一寺庙楼阁临立于山崖之旁,似可碰触到天
玉雕师将峨眉山山势的陡峭挥洒得淋漓尽致。
在玉雕师设计之下,无须繁多笔画,只需寥寥几笔,用简单的笔画勾勒佛教四大名山,追求至简
云雾缭绕似山上终年不断的香火,自有禅意盎然,梵音袅袅。
当将四大名山之景现于翡翠之上时,翡翠的温润与四大名山散发禅意达到了无缝隙的结合
雕刻时需要静心,禅悟时亦需要静心。静与静的结合,体现的是无尽宁静禅心。
翡中观景,玉上说禅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四大名山的秀丽景色,玉雕师通过翡翠将四大名山的秀丽景色展示出来,同时又通过对这四大名山的刻画表达内心深处那份难得的宁静。
小毛小编:aotu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