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翻看订阅号里的文章,有一篇文章的标题吸引了我《童年没有好好哭过,长大怎能痛快得笑》,来自于爱读童书妈妈小莉公众号,感兴趣的可以读一读,其实讲的就是一位母亲在面对孩子的所谓坏情绪时的应对过程,从一开始的抓狂,到后来学习一些心里学知识,再到如何去应用的过程。
我想,和大多数喜欢去看育儿书籍的妈妈一样,我们都或多或少的去学习了不少的知识和技巧,比如正面管教中提供了52种处理育儿挑战的方法建议,那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还会面对孩子或者家人的坏情绪时就异常不淡定且无法很好的应对了呢?
其实就像那篇文章的妈妈所说,当她使用共情的方法,孩子依然不领情的时候,她就开始思考了,以下是她的思考过程,我觉得超赞~
同理心不是不管用,而是当我用“管用”的心态去用同理心时,同理心已经被我矮化了。
同理心不是一种语言技巧,它是一种心态,一种体恤的能力,一种对负面情绪的尊重。
当我在同理心上面附加了一个让孩子变乖的目的,它就已经不是同理心了。
同理心,是我觉得你的情绪是合理的,虽然我不是很明白,但我愿陪着你经历,而不是,我想把你赶快拉出来。一旦有了赶快拉出来的动机,就表示你在否认孩子的情绪,你觉得孩子不应该生气、伤心或嫉妒。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错怪了同理心,它可不是心里嫌孩子小题大做,嘴上说几句漂亮话那么简单,它是要走心的。
怪不得照着育儿书刻不出来一个好孩子,面子对里子不对啊。当我明白这一点之后,我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时候我做不到。
虽然有时候我成功地让孩子化哭泣或生气为笑脸,但是仔细体会一下这个过程,却发现其中最多的是我的焦虑,而并非温柔的容纳。
当孩子的负面情绪呈现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心疼甚至愤怒,这勾起了我的挫败感,羞耻感。
我固有的思维模式是:负面情绪很可怕,我得把它斩尽杀绝,让孩子赶紧正常过来,快乐回来。
所以我必须快速介入,否则怎么是一个爱她的好妈妈呢?这种心理过程像极了我们一看到朋友不开心,就使出浑身解数来逗他们开心。
当我们使用我们所学到的所谓“术”,去“教育”孩子时,这个“术”成为了控制的手段,一个交换的砝码,你看,我都这么爱你了,你还无理取闹。
其实,通过孩子的坏情绪,实际是看到了你自己面对这些情绪能量时的应对方法,我们大多数会选择抗拒、逃避,因为很不喜欢那种感觉,想躲的远远的,但你有没有觉得,你越是逃避、越是抗拒,那个能量就越来越强大,甚至不断的敲你的门。
我家只要孩子一生病,姥爷就唉声叹气的,跟文中的姥姥一样,希望孩子赶紧好,赶紧去输液,实际上就是他看不得孩子在那咳嗽或者哼唧哭,但其实任何一种病都会有一个过程,强行的去阻断这个过程,跟揠苗助长没什么区别,其实是我们不接纳生病这件事。
有些孩子有起床气,或者做了噩梦会哭,其实哭是多么正常的发泄方式,可是大人们不接纳,觉得很烦人,哭什么哭,但其实你想要一个天天乖乖在那坐着,不挑食不争吵的娃那太不现实了,至少你自己就不是这样,不是吗?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过:
正常的小孩是什么样子?他是不是只要吃东西就会长大,还会变的笑容可掬?喔,不,他才不是这样的。
一个正常的孩子,如果对父母有信心,就会出尽各种状况,最后,他会锻炼出分裂、摧毁、恐吓、削弱、滥用、欺瞒及巧取豪夺的能力……
假如这个家经得起小孩对它所做的一切破坏,小孩就会安定下来玩游戏。不过这个家得先通过考验,尤其是小孩对父母的关系和家的稳定性有些许怀疑时。
为什么很多成年人,都已经30多岁或者4、50岁了,还在跟父母较劲,争吵不断,其实说到底要的就是被接纳,我的父亲今年64岁,天天都跟我妈说,“我对你们那们好,你们都不说我好”,其实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接纳自己,怎么可能从别人那里得到真正的接纳,就算我们表现出来了关心,他也会选择看不到,就像曾亮老师说的,天堂就在人间,可是你选择看不见。
小时候很害怕父母争吵,从我记事起,爸妈基本就是天天小吵不断,动不动就说我们离婚你跟谁,我就记得我很生气,我说我跟奶奶,你俩我谁都不要,现在他们60多岁了,每天还是吵吵吵,我对争吵的恐惧感也依然存在,不过现在我选择开始去接纳他们,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能这么吵一辈子不分开,也是挺有本事的不是吗?这就是他们之间的相处之道,他们有他们的活法,我可以选择我的,而正是看到他们的模式,我才会知道,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说爱的地方,才会更加珍惜。
说了这么多,其实说到底就是你是否全盘接的住各种情绪,好的情绪当然美好,多多益善,但恐惧、焦虑、忧伤的情绪也是正常存在的,因为有了它们,才会让你知道什么是重要的,因为有了恐惧你才会过马路小心;因为有了焦虑,你才会知道未来抓不住,过去就让它过去,唯有当下;因为有了忧伤,你才知道你很重视一些人和一些事。这些没什么不好,情绪来了,跟它说声hi,你来了,情绪走了,跟它挥挥手告别,接纳孩子前,先接纳自己,接纳自己也是那个样子,你会看到孩子其实就是小小的你,他给了你一个机会再成长一遍。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最后引下这位妈妈的文字
当父母不急着把孩子从负面情绪中拉出来时,孩子的自我情绪调节功能会正常启动。
这个时刻虽然痛苦,却是孩子体验真实的挫折感,接触真实的世界,锻炼从挫折中恢复的能力的重要过程。
如果妈妈没有Hold住,紧张焦虑地来斩断孩子的情绪,孩子也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不应该生气,不应该伤心。
他会想:妈妈不喜欢我的这一部分,这一定是错的,很严重。久而久之,他就会建立起这样的回路:坏情绪=危险的羞耻的东西→要赶紧摆脱→用各种手段去压抑、转移。
最后就是在坏情绪上附加了一层“我很差劲”的压力,让人不但不敢坦然接受情绪,反倒增加了要应对的痛苦。
更严重的是,孩子可能会为了不被妈妈抛弃,自己默默吞下流动在身体里的难过、压抑、悲伤的真实情绪,用假性坚强,来换取妈妈对自己的爱。(看到这,仿佛看到了自己)
但大度和坚强不是忍出来的,只有一个充分愤怒过、痛哭过的孩子,才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和负面情绪相处,获取真正强大的内心。
积木城堡垮掉那一刻对孩子的冲击,或许不亚于成人失恋的痛苦,我们又怎能感同身受他们脆弱哭泣、发脾气扔东西背后的无助?
情绪就像是人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哪怕是负面情绪,也应该被看到,被允许,被尊重。
我们不应该嫌弃孩子的负面情绪,驱赶它,强扭它,只能引导孩子、示范如何更好的管理自己的私有财产。
我们也不需要扮演一个压抑自己情绪的慈母,只要是当妈,就一定会有抓狂,会有小崩溃,不要怕孩子看到而坏了“好妈妈”形象,但要记得不要发泄到孩子身上。
当孩子一千次的目睹你被情绪打倒在地,然后再站起来,这也是一次次的情绪管理真人秀啊。
孩子会明白,情绪来则来,没什么了不起,经历它、应对它就是了,他也会从你那儿学会什么是不伤人不伤己的情绪处理方式。
虽然这并不容易,但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牺牲的母亲很多见,轻松的母亲不多见。
如果妈妈不放松,被“贤妻良母”的幻象捆绑,脱不掉这身由愧疚感、无能感、厌恶感所织就的束身衣,那娃就忠实的陪伴着妈的这一脸紧张。
如果母亲换了一张愉悦、放松、无惧的脸,孩子会不会活得更洒脱呢?
和孩子一起去学习,接纳真实情绪并恢复快乐的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