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在位的时候设置了养廉银子,将之前模糊的灰色地带一定程度合法化,官员明面上就可以得到一笔收入,这就是养廉银。但实际对贪污腐败的遏制并不显著。
朱元璋: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薪俸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井底之泉。井虽然不满,却可以每天汲水,泉不会干。
红楼梦摘抄: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
大丈夫相时而动。
趋吉避凶者为君子。
关于土豪和新官:新官上任,会碰到一个不请自来的老师,就是土豪。他们有可能是地主富农,也可能是商人,但绝对不是老实胆小的土财主。他们甚至可能没有正经职业,以欺行霸市或坑蒙拐骗为生,即朱元璋所说的那些把官员教坏的不误四业之徒。这些人是地头蛇式的强者,在当地苦心经营多年,已经建立起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利益分配格局,他们很愿意把新官拉下水,教他们适应并且保护这种格局。
关于新官堕落定律:明朝制度规定,官员不许在本乡本土当官,怕他们受人情的影响,不能坚持原则。但胥吏和衙役们一定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们熟悉当地的语言和风土人情,有一张亲戚朋友熟人织成的关系网,盘根错节,信息灵通,熟悉各种惯例,并且依靠这些惯例谋生获利。那些圣贤书上不讲的潜规则,正是通过这些人继承并传播的。他们是活的教科书。在他们的言传身教和热心辅导之下,官员们学习的时间大大缩短,学费大幅度下降,许多摸着石头过河的麻烦都可以省去了。这就是朱元璋的“新官堕落定律”的实现过程。
所谓堕落,是从圣贤要求的标准看。如果换成新官适应社会和熟悉业务的角度,则是一个重新学习和迅速进步的过程,一个接受再教育的过程。第一次是接受圣贤的教育,教了官员们满口仁义道德;第二次是接受胥吏衙役和人间大学的教育,教了他们一肚子男盗女娼。
清代官员到北京行贿流程:先是按规矩到琉璃厂的字画古董店问路,讲明想送某大官多少银子。字画店老板会内行地告诉他,应该送一张某画家的画。收下银子后,字画店老板会到那位大官家里,用这笔银子买下那位官员收藏的这位画家的画,再将这张画交给行贿者。行贿者只要捧着这张很雅致的毫无铜臭的礼物登门拜访,完璧归赵,行贿就很高雅地完成了。
古代贪腐严重时期的民间笑话:把所有干部拉出来排队枪毙,难免有冤枉的。隔一个毙一个,漏网太多。
未去朝天子,先来遏书手:这是明朝描绘官场潜规则的话。天子本来是最大的,当然要朝拜,而且应该排在第一位。但书手是负责登记造账的,在没有完成钱粮任务的情况下,可以向书手行贿,让他们在账目上做手脚。“推前挪后,指未完作已完”。反正皇上和那些领导也搞不清楚。在这个意义上,书手比天子更能影响地方官的命运,自然要排在皇上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