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周 事业理论学习分享
每一个组织,无论是新创企业,还是大型企业或者是国企央企,甚至是非营利性组织,都有自己的事业理论。一个【正确】而又【清晰】、【一致】和【聚焦】的事业理论,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每一个企业的事业理论都不会长久有效;因此,一个优秀的企业总是能够反思自己的事业理论,及时修正和调整。学习+走出去;学习让自己保持开放,保持一颗好奇心,一颗热爱变化,愿意改变的“初心”;走出去,就是让自己保持活力,保持敏感,保持斗志,避免不知不觉以自我为中心。
我们都是平凡人,我们只能对符合我们的“使命意愿”的事情保持较长期的热情,而只有热情才会不断的创新与改进,才会长期迭代和自我颠覆,才会长期保持领先。我们的
事业是什么?
我们的顾客是谁?
顾客的认知和价值是什么?
这3个问题,帮助我们从顾客的视角来思考我们的事业理论,也帮助我们明确【定位】顾客定位、价值定位、认知定位),有了定位,就有了方向。
事业理论的三个假设:
第一个假设是关于企业外部环境、机会的假设。
第二个假设是关于组织独特使命的假设。
第三个假设是关于达成组织使命所需核心能力的假设。
这三个假设还需要满足德鲁克所描述的4个条件:
(1)关于环境、使命和核心能力的各种假设必须符合现实。
(2)关于这三个方面的各种假设必须彼此匹配。
(3)事业理论必须被整个企业所理解。(4)事业理论必须不断得到检验。
事业理论不是刻在石碑上的,它是一种假设,对社会、市场、顾客和技术这些不停变化着的事物的假设。
“战略就是乘胜追击”,要首先分析我们的意外成功,所谓的意外成功,就是那些成果、绩效超越我们想象的事情和项目。“什么事情取得的成果超越了我们的期望?是市场顾客发生了什么变化,还是我们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高度重视和分析这些事情。
找到我们的优势,从外部顾客的评价和依赖中、从意外的成功中、从那些让我们自豪成果和事件中,找到我们做得好,投入比较少而回报比较大的事情,去发现我们的优势,结合当下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的产品和服务,这是反思事业理论的基础,没有这个,所谓的事业理论其实都是空谈,或者是不符合基本现实的空想。
每个机构、每个人都应该经常有计划有系统的对自己的事业构想进行反思和总结:
*关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机会的假设是否还符合现实?
* 关于核心能力的假设是否与机会所要求的相匹配?
*关于我们所做的事业需要的行动是否还符合我们的使命意愿,是否还有足够的驱动力,价值观相符吗?
管理者要经常反思自己的经营之道(事业构想),一个正确而又清晰、一致和聚焦的事业理论,其实是极其强大的。而且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1)关于环境、使命和核心能力的各种假设必须符合现实;
(2)关于这三个方面的各种假设必须彼此匹配;
(3)事业理论必须为整个组织所了解和理解;
(4)事业理论必须不断得到检验;
【价值观】(我的主要客户: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创业者;志同道合的教练)客户的价值是:
好内容:有效果,重人性;生态友好,生生不息;
好平台:真诚互动、多元开放、师友夹持;
正能量:诚实、正直、责任、贡献
一群人,一个梦,一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