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来,今天来简书整整五个月了!
起初,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花缭乱,慢慢地,也摸着些门道。
因为不想看广告,买了一年铜牌。因为不想受干扰,尽量少加关注。因为喜欢,坚持日更至今。因为不甘冷落,也加入过被清流作者所不屑的互动。
但心里总是别别扭扭着,矛盾着,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仿佛刻意地回避互动群里的简友,几乎不加关注他们。心里明白这样的交往是脆弱的,“以利相交,利尽则散”。
有一次,见留言全是千篇一律,就对组织者说,能不能提议,评论要具有针对性。他回复了,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倨傲:“有人点赞就不错了!”
记得有个叫稻香老农的简友留评清一色是七言绝句或律诗。很敬佩。自己也坚持用心原创评论四个多月。可是,除了很少的几个人,为评论点个赞或者回复一下,其他的都淹没在层出不穷的雷同评论中。
终于在那一天,我试着像其他人一样,从文中或其他人的评论里复制一两句,发出去,发现果然是又快捷又方便,效率大大提高。那一刻,忽然有一种极悲哀的感觉。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快要变成了自己反感的人——敷衍、功利、目中无人。
于是,努力在人群中寻觅,留意那些让人心动的文字,在心里把他们引为真正知己,认真阅读和体会,发自肺腑地评价,尽力亲近那些有趣的灵魂。
还有一次,加入一个写作群,新人初来乍到,大咖牛气冲天。一进群,规矩是要经得起老师当头棒喝,觉得挺好。一篇文章发出去,有个简友评价,建议少写明星(否则应该去头条),觉得有道理,虚心接受了。又过了几天,发了一篇文章,果然遭到棒喝:
椰子coconut,你的文字很难懂,我用很大的耐心读完。不知道你是故意把文章写的别人都看不懂,以显示你的高深,还是真的不会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自己。
写作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语言朴素简练,让别人比较容易地知道你想要说什么。
故意用许多书面语,故意把简单的道理写的曲里拐弯,其实是一种掩饰,掩饰自己的苍白和不自信。
噼里啪啦砸得头晕眼花,心理素质差得估计万念俱灰,只好尴尬地回复道“批得体无完肤啊,我再看看。”有个简友遭批,个性反驳“好像就你了不起似的,我看你的文章写得并不怎么样!”直接退群。我还不甘心,也许遇到脾气不好的高手了呢?过几天,写了一篇小说,艾特@老师,老师回复“我不会点评小说”遂罢。又一天,老师说:“谁有文章发来我点评”见无人回应,便发了一篇过去,结果直接被他无视。
因为不自信,带着受虐的心理巴望着得到指点,结果就是这个待遇。“因为种种原因,我退群了,谢谢各位老师和简友。”我还是没有拂袖而去的潇洒。
记得当时进群的时候,以为遇到了高手,发文感慨,有个理性的简友好意提醒我:“”简书水深,多经历几次就会明白了。眼前看到的,也未必是真实的。”
后来,才开始擦亮眼睛,不一时冲动,寄希望于别人。才知道真正的能为师者的都是谦逊、文雅、幽默和善良的,正如他们的文字,这样的人即使你的文章写得再不济,他们也会沙里淘金,给你鼓励,让你慢慢成长。
来简书的第六个月的第一天,我被女侠、晓菲等人吸引,加入了一个日更群。这是我精心挑选,倾慕已久的组织。这一次,我坚信自己选对了。
原创文章,转载须经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