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行
禅茶一味,这个词,如今众人皆知、耳熟能详,几乎是茶馆和骚客的标配。
禅与茶,本不相干,却在禅僧那里相见恨晚。
六祖以前,禅宗一脉单传,徒众并不算多。自慧能后,禅宗大兴,百余年间禅僧剧增,聚众说法时,动辄成百上千,大多时候寄住在律宗的寺院。禅宗大佬一看,这还了得,堂堂禅门岂能蹭吃蹭喝外带蹭住?(那时候还不流行蹭网)于是,从马祖道一始开辟荒山另建禅寺。到了怀海禅师这一代,在百丈山推行农禅并重,并制定丛林制度,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我严重猜测当年延安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不是受此启发)。据《五灯会元》记载,每当耕种劳作,百丈怀海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徒弟们于心不忍,就悄悄地把劳动工具给藏了起来,劝他休息。没想到老禅师动了真格,到处寻找工具,一天也没吃饭。(还记得《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吗?)自此,百丈清规为禅僧们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的生活方式,而农禅并重,则为禅僧们种植茶树提供了契机。
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国的禅寺多建在深山老林。师徒们挑水担柴、参禅打坐,平日里既需要解渴,又需要提神,放眼周边,茶,自然就成了禅僧信手拈来的饮品。
从文化上论,茶有三个层次。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满足口腹之欲,属于生存层面。二,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满足艺术享受,属于生活层面。三,禅茶一味的茶。满足终极追求,属于生命层面。
那我们来看看禅和茶是如何达成“一味”的,先说个故事,感受一下禅味。
话说虚云法师,为报父母恩,发大愿从普陀山三步一拜朝圣五台山。此举吸引不少年轻僧众追随,但一路下来,也只剩下两个弟子。这一天,三人走到河边,正巧碰到一位妙龄姑娘准备过河。姑娘试探了几次,河水冰冷,无法下脚,一脸愁容,真真急煞人也。
看到师徒三人,姑娘迎上去说道:师父,我有急事要过河,河水不深但太凉,附近的桥要四五里远,可否背我过河?两位弟子一听,脑袋摇的如同拨浪鼓,“不行不行,我们是出家人”。。。虚云答道:贫僧背你过河。于是,蓝天白云下,潺潺小河边,一僧一女子,一步一蹒跚,微风过后,留下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再说这两位徒弟,嘀嘀咕咕,等虚云到了对岸放下姑娘,再也憋不住,追上去问道:虚云法师,你实在不像话,身为出家人,你怎么能亲近女色呢?而且还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什么漂亮姑娘在哪里?”“哎呀,你别装蒜了,你刚才不是背那个姑娘过河的吗?”“啊,那个姑娘啊,我已经把她放下了,你怎么又背上了呢?”
此处应停顿并琢磨一会儿...
苦。茶性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佛门讲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在我看来,真若苦,一条就够了。老子曰,吾有大患及吾有其身。佛门喜欢究竟,说一切存在即苦。佛陀悟道后,首先讲四圣谛,第一谛就是苦。茶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又与佛门参透生死、次第修行、反复破见、大彻大悟契合。禅茶一味,此其一。
和。禅离开了茶,少了些意趣,也少了些应机随变的教化。赵州禅师一句“喫茶去”不知接引多少学人。茶离开了禅,充其量是门饮料或技艺,何以能上升至道的层面?故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佛门讲众生平等,何以故?无始轮回,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就是爱护他人。禅茶一味,此其二。
(突然想起一首词,插播共赏)
你侬我侬
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静。分拆开来,“青”即清,“争”即净,乃清净耳。想热闹,喝酒,求清净,品茗。静的時候喝茶,闻其香味,尝其滋味,观其色泽,领其韵味,屏气凝神,方能品出茶的清净之味。《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那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门乃至各门派,摄心皆从静入手。实因静极生动,动极生静。禅茶一味,此其三。
禅茶之味,何止于三。。。先到这儿吧,下次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