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家是一种味道,是魂牵梦绕的归处,是游子心灵深处的驿站,是儿时烙下的印记。

      余光中的《乡愁》读懂了家的思,陈明的一首《快乐老家》读懂了家的爱。

        每年春节我都携家人回老家过年,老家的房子还是我出生后几个月建的,三间不是很高的瓦房,个头高的能一举手摸到屋檐,虽然经过几次维护翻新,但整体模样一点未变,四面墙体是典型的小青砖,中间是堂屋,正前方是中堂画幅,条件好的是玻璃屏风,我家是镀膜的纸画,这画从我记事起已换过好多幅,但画面从未改变,都是一慈面善目,和蔼可亲的老寿星。这也是我的心愿,希望父母也是老寿星。两厢是卧室,放下一床铺就没有多大点地方了。条件很一般,但父母总是放心不下,现在交通很是方便,公交早已通到乡下,一直到家门口,他们有公交老年卡,免费乘坐,每此到城里,最多住一晚就要回来,说住不惯还是乡下踏实。

        说来也是,现在城里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浇祷的高楼大厦,百十平方的方块套间就是每家每户,有的住了几年了,不知对面邻居是谁。在乡下,吃饭端个碗能跑遍全村,三五个老乡老邻的边吃也唠,家长里短,东邻西舍聊个遍,在城里不会有这个闲情。其实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也是我们正在失去的,渐行渐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周的房子大都已破败不堪,南面的早已剩下断壁残垣了,他的儿子在常州工作,父母也随之过去,这里也就无人打理。东面的早就搬到镇上,里外很是干净,老人没事隔三差五回来拾掇拾掇。斜北面的老人过世后再无人过问,门窗已锈迹斑斑,墙体也已开裂,不知能撑多久。斜东面的儿女在淮安工作,父母为了照顾孙辈,也就落户他乡,偶尔回来收拾一下。

      整个庄子,像模像样的房屋屈指可数,像我这样年龄往下的大都进城进镇了,再过十年上下,这里可能就荡然无存了,那时,老家真的成了记忆。所以我们乘父母在,多回去看看,百善孝为先,子欲养而亲不待,到那时,老家将变成永恒的回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在听到“老家”这个词时,心里会有些许感触油然而生。 在城市里生活的我们,忙碌于工作、学...
    迷糊小豆包阅读 355评论 0 1
  • 快乐老家 老家…… 老家不老,老的是爷爷是父母。 从十六岁离家至今已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回家的时间加起...
    袁俊宏阅读 616评论 3 2
  • 国庆节放假,午后驱车前往乡下娘家,老家,儿子也随行。车窗外,山峦翠色,田野金黄,正值秋收季。许多人家家门口坪里,桥...
    南飞雨燕阅读 1,124评论 9 13
  • 周末,难得孩子有一天的空闲,又是清明临近,于是便想着带妻女回家看看老娘,也给老爸去上个坟。前一天商量时,孩子很兴奋...
    西安老蔡阅读 598评论 6 11
  • 结婚多年,儿子也上高中了,但我依然留恋那老家的味道,那母亲的厨艺和唠叨,那一块块父亲耕种的菜园,家乡菜的阵阵飘香似...
    芩子阅读 1,054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