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有很多思维导图、写作训练、跑步训练等等培训营出来,我都没有报,原因有两个:
一是今年我的目标很明确,主要的深度发展方向有且仅有两个:心理学与生涯规划,目标是最起码要拿下其中一个方向的证书。心理学的学习,主要是因为育儿文章的书写以及后期为微课分享做背书。生涯规划,主要是为了有更多的框架性知识帮助在【在行】上邀约我的有类似生涯规划困惑的小伙伴们。
二是某种程度上我真的非常懒,我害怕在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个工具后,才发现还真的不如用最简单、踏实的方法去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行动和坚持来得重要。
我不会做思维导图,但也丝毫不影响我系统梳理我的各种知识。可能有人会说,如果学了思维导图,你可以更好的管理你的各种知识。但在此之前,我更看重自己有没有足够的知识需要管理。
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跑步训练营,却用了2个月的时间,一步一步,以6分多钟每公里的配速,完成了半程马拉松,中间没有出现过一次膝盖痛等任何形式的受伤(有人说那是因为我瘦,身体承载量低,我真的笑出了声来)。
从来只用最简单的模型(古典老师的生命之花)做年计划,并120%实现。
问我用什么工具/软件收集资料?臣妾没有啊!
……
因为,我的人生规划,从来都用最基础最简的纸、笔、笔记本、Word、Excel等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获得的工具。我就说我怎么一直没有“火”,原来是因为我的东西都“拿”不出手啊。
先简单说说我正在用的工具及怎么用:
一.Excel表格:专属于我的2016年度计划(1+8:一份表格八个子项)
8个自定义子表格,我记得一开始的时候只有5个子表格,后面进行了慢慢的丰富,现在的数目是8个。
从所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每一个子表大致对应的内容会是什么。这里挑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子栏目,截图一些简单的内容展示给大家:
二.Word文档:专属于我的2016年每日计划
包含的内容为:
每周日早上:列好本周To do list
按类别整理笔记:【阅读】【音频】【写作】【视频】【文章】【电影】【职场】等;
示例:
三.文件夹:成果收集+资料库
资料库的收集,主要有两种方法:
被动收集:每次看到有人推荐书单、影单、APP、订阅号时,记入有道云当中,大概一周对清单进行一次处理。
我一般是这么处理的:
如果是熟悉的作者,一般不会再进行二次过滤,直接加入清单中;
如果清单推荐者非常的靠谱,我会直接分类纳入清单;
如果是完全无头绪的清单,首先,会通过豆瓣或者是百度查看评价;其次,会根据评价打上星级,大概注明阅读的时间,避免成为毫无用处的清单,清单的整理本身也是需要时间的;
另外还要提醒一点,很多人总是喜欢买很多的书但是不看,还不如需要一本买一本,反而能轻轻松松的读完一本书。
主动收集:我一般不看豆瓣排行,看的人参差不齐,排出来的结果自然不具有代表性。
记得罗辑思维的罗胖说过,只要他看了某个作者的某本书非常赞的,他其余的书都会马上变成自己的阅读清单,我的办法是完全一样的。
找到一个点,向四面八方去辐射,就拿一本书的作者来说,我会关注他的其他书、关注他的社交平台、他书中与社交平台提到的一些有趣的电影、书单、APP通通会纳入囊中。
如果你想做得更深入些,你可以看完这些书这些电影后,回过头来再与这个作者做对比,你们的阅读、观影感受有多少出入,有什么视角是你没有发现的,有趣之余还能获得不少进步,【在行】平台就是从我平时关注的一位创业者微博上知道的。
四.一些常用的手机应用:
笔记&文件:百度云、有道云、印象笔记,最常用的为有道云笔记;
一些音频APP:喜马拉雅FM、红点;
微信中关注的订阅号也非常少,主要主题为心理学、生涯规划、育儿、文案四种类别。
五.你得拥有一本笔记本:
笔记本于我而言,更多是一种仪式,选择一个带有太阳花的午后,坐在阳台上,一杯清茶,独自一个人一笔一本,写下当下的计划,幻想未来憧憬的人生。
厚本:晨间日记、时间管理、每日简记等等内容,适合放在家里;
口袋本:适合随笔、访谈,适合放在包里,随时拿出来书写;
看完五个推荐,有没有觉得特别简单。我进行人生管理、时间管理的所有工具都是凭借这些谁都能使用的工具完成的,不需要进行任何额外的学习。
不要把计划啊、管理啊,看的很复杂,先用最简单的方式打开,等玩会了玩开了,可以尝试玩出更多的花样,在这之前,越简单的方式,越有助于于你的开始。
但,说那么多,只是“道理听了那么多,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真的只会得到一个然并卵。
行动吧,你与有趣而又丰富的人生,只差一个开始,而所有的正循环,将会在真正开始后,像一个雪球般越滚越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