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但是,有爱就一定是教育吗?
有爱,是能做教师的前提;会爱,是能做好教师的关键;学生感受到你的爱,那你就拥有作为好教师的标志。
那么,怎样的爱才算是会爱呢?
不妨看看我在教育的路上爱学生的几种表现吧。
记得自己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心里装着对教育的一份爱,怀揣着新工作的希冀和热情,走进了校园,走上了讲台。记得那时班上有个朱岩的,跟我特别地亲切。由于当初我比他也大不了几岁。在我眼里,他是我的学生,更像我的弟弟;而我在他眼里,是老师,更是个大哥哥。我和他一起学习,一起运动,一起玩耍。时间长了,他亲切地喊我“华哥”,有时还喊我“华仔”。但是时间长了,我渐渐发现,他太随便了,常常违反纪律。而那时我却想,“对他好点,他就听话了”。于是爱他,却没有限制,没有纪律。后来,我也对他提出要求,但由于平时跟我随便惯了,最后也就这样了。论交际,他都好;论学习,很不好;轮规矩,很少有。后来细想想,只爱而没有限制,那是溺爱。这怪自己“年轻时不知如何去爱”。
后来,我接受了刚工作的教训,改变了自己爱的方式。在学生面前,还是要有老师的尊严和威望。师道尊严。班上有位顾刚的学生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他在小学,就是全校有名的老油条了。初一到我班,我没有像刚开始工作那样对他没有原则。我时时处处对他讲规矩,方方面面跟他谈纪律。班上讲规矩、守纪律的学生,我对他们特别好;不讲规矩、不守纪律的学生,拿学生的话来说,“你死定了”。顾刚在我班,我非得让他知道我的威力不可。渐渐地,他的规矩好了,也守纪律了,但师生之间似乎有了隔阂,师生不再像刚工作时那样亲和。最后自己就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会理解我”来安慰自己了。
随着年龄增大,自己的棱角被生活磨得光滑无棱了,脾气也淡多了。记得班上有位孩子叫景峰,父母离异,他靠父亲生活,父亲后来又成了新家。于是,他就没人问没人管了。他的性格变得桀骜不驯。而在学校,他就跟我相处得融洽了。因为,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先做到。一旦景峰有做不到的,我总是找他谈心。找到原因,协助他做到。对于影响他的因素,我总是竭力想办法帮他解决。或家访,或谈心,或将其带在身边,有意让他做事,并以此作为理由给他吃给他穿,与他一起做作业。最终,他考取了高中。
后来偶尔间发现,在教育的路上行走时,对于学生的爱,我有着三种角色:
第一种角色是哥哥,我对学生的爱是溺爱,是无原则的;第二种角色是法官,我的爱是冷酷的,只有原则;第三种角色是慈祥的爷爷,我的爱是严而不厉、温暖而又有度的。 没有原则的爱,虽说带给孩子是宽松的、自由的爱,但对于孩子做人的方圆上却是害的。
有原则的爱,那不是残酷冷漠的爱,虽说这样的爱里,孩子容易成才,但孩子感受不到温暖,感受不到爱,感受到的是胆战心惊甚至是恐怖,这对孩子的内心的成长往往也是有害的。
严而有度的爱,让学生既有爱的温暖,又有爱的限度。学生在自由和约束的相互协调下成长,使得他们既有爱心,又有责任和担当。这种爱就是会爱。既爱了学生,有让学生感受到爱。
因此,老师会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其次要智慧地爱。要化显性为隐性,化直白为含蓄,化刻意为自然,化有意为无意,用智慧去撬动爱的杠杆,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自由的爱,从而促进孩子健康自由快乐的成长。
让我们记住李镇西老师的友情提醒吧:“如果我们在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那么,这好比是我们一方面播散师生感情的种子,一方面又在粗暴摧残师生感情的幼芽。”
教育的路上,老师,你会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