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政治家说,最糟糕的秩序也要好过没有秩序。
最普通的一个场景,朋友们一起出去吃饭,那种推来搡去的争抢,不好应付。因为不太容易说的清楚。不可能永远争抢下去,那么,结束的那个关节点上,是因为其中一个抢的人是佯装?还是因为另一个抢的人的确力大人不亏?还是都真诚地不行不行的?
反倒是AA制,或者说好请客的规则,让人心里都感觉更放松。
比较极端的例子。有两个村庄,一个被强权恶势力统治,村民必须给统治者上交繁重的赋税,村里充满着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
另一个村庄,没有实体统治者,也没有组织,人们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自由度极高。
那么选择在哪个村庄里生活更安全呢?
也许,应该是选择那个被强权恶势力统治的村庄。因为,村民至少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
所谓安全,实际上就是可预期性,规则的存在形成了预期。
规则是维护秩序的核心,而强制性的规则体系则强有力地维护秩序。
中国人有变通的智慧,但是,有时候太习惯于变通,就不太理解有些人为什么那么讲规则。
会变通是好的,讲规则也有他们的道理,两种人都要接受自己的行为结果和后果。
结果有称心的时候,也可能有不如意的情况。
一般来说,按规则办事的人,比较容易接受结果,不管结果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期望。
而喜欢变通的人,一般,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欢喜满意;要是结果不称自己的心,就不愿意接受,很想继续变通一下,看看怎么能让自己满意。
所以,按照规则来的人,反倒好相处。因为,可以比较明确地知道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