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到酒店用餐,中间去卫生间洗手,会看到各式各样设计独特、精美的水龙头开关,可常常不知道怎样才能使它流出水来,有的看着像顺时针拧的,其实是要往下按压的;有的像是上下动的,其实是要左右滑的。总之,要前后左右、上上下下试上几次才能出水。
像我这样有健忘症的,往往洗完手又忘了怎样关掉,再接着胡按一气,等水不流了,才长舒一口气,搞不好还弄一洗手台的水。
还有,我们常去推一扇本应被拉开的门,去拉一扇本应被推开的门,而且,走进一个既不用推也不用拉的门时,才发现它是滑动的。
以前,我可能觉得是自己太笨,搞不清楚这些产品的用途。自从看了诺曼博士写的《设计心理学》后,觉得不是我的问题,因为许多人也和我一样,陷入过太多这样的窘境。
如果是日常用品,其结果令人沮丧。如果是复杂的设备、商品和工业流程,产生的麻烦可能导致事故,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工程师错误的认为,只要他们的设计合乎逻辑就足够了,“如果人们读一读使用说明,什么事就都没有了”。可是现在还有几个人会看说明书呢?
可是有的物品不是这个样子。大家看下图,是不是很熟悉?
几乎每个人家的遥控器都长得这个样子,形状各异、五颜六色的按钮布满面板,长得像开关的不止一个,我一般按几个按钮都没有反应,结果经常是把电视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每次父母到家里来,都几乎不看电视,因为他们搞不清我家那两、三个遥控器是怎样用的。
大家再看看下图。
这是苹果电视的遥控器,简洁清楚、一目了然,它的设计仅仅时做减法吗?不是,是设计师充分考虑了使用它的人是在怎样的场景中,通过安排好布局,让人产生使用的成功感和愉悦感。
所以说,该改变观念了!去抱怨那些让我们弄不明白的产品的设计者吧,是工程师的设计出了问题。因为了解专横的、无法理解的设备操作指南不是用户的责任。
那怎样才算好的设计?
其实,设计的功能就一句话:让物品对人友好。
对一件物品,如果人使用它很轻松容易,那么它就是对人友好的,拙劣设计的产品可能使人产生挫折感和愤怒,甚至可能是痛恨。
家里的遥控器,就是对人不友好的,因为它使人在使用过程中受挫。
饮料瓶的瓶盖,对女生来说是不友好的,因为它很紧,女生不容易拧开。
我在下雨天喜欢带长柄伞,不喜欢折叠伞,因为折叠伞伞柄上有一个环形绳子,设计师当初是想用来挂伞,可实际上,现在好多房间里没有挂伞的地方,只好放在地上,给人感觉很不舒服。用长柄伞就可以靠在墙上,但容易掉在地上,还要弯腰捡起来,让人有种尴尬和受挫感。
有一次逛街,我发现了一把长柄伞,伞头外围是橡胶材质,摩擦力大,不会出现滑到地上的情况,这一定是设计师想了很长时间想出来了的,当时毫不犹豫买了一把。
好的设计有两个特征:可视性及易通性。
可视性就是,无论所设计的物品是一扇门,一套炉具,一部手机还是核电站,相关的部件必须是可以看到的,而且必须传达出正确的信息。
易通性就是,那些简单的家电,像灶具、洗衣机、音响和电视机等,不应该看起来像好莱坞大片里的宇宙飞船控制室。那样的控制面板已经让我们惊慌失措。面对一排排令人眼花缭乱的按键及显示器,我们所能记住的仅仅是一两个满足使用需要的固定装置——就够了。
当你下次在遇到让你不知所措的东西时,想一想它设计的缺陷在哪里,如果是你,你应该怎样设计它,更好地为人服务?
只要带着设计感去观察、思考周围的事物,你的思路就会打开,好的想法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长此以往,你就会成为一个设计感很强的人。
你不但会设计出更好的物品,还会设计出自己未来的人生。
其实,最好的设计师就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