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影爱好者来说,多重人格并不陌生,许多好莱坞电影都喜欢用多重人格这一元素做噱头。但是在临床上,多重人格是一种罕见病。
案例:
英国一位名叫金·诺布尔的女子就患有多重人格障碍,有20种人格在她身上轮流出现。在金小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人格转换的现象,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古怪行为,只当她是童年期过于淘气。进入青春期,金的情况变严重了,具有自杀倾向的丽贝卡和患有厌食症的索尼娅开始出现。
14岁时,父母带金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诊断她患有精神分裂症,多年后她才被诊断为多重人格。在她快50岁时,一个叫帕特里夏的人格出现了,她理智,健谈,尽力维护家里的正常生活,照顾女儿,但帕特里夏对有关女儿的来历并不清楚。
金的另一种人格出现时毫无症状,离开时,她则好像从小憩中醒过来,花几秒钟时间眨眨眼睛,四处看看,然后发现自己前一秒钟还在沙发上,“醒”过来时人就在酒吧了,有时候“醒”过来时,她开着车走在路上,却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
分析:普遍认为,小孩子在遭受了无力承担的痛苦、无力和绝望后,没有外界的支持,又无法逃脱,就会让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来逃避令人窒息的痛苦。此外,药物滥用、显著的压力、疼痛可能引发身体上的转变,无法忍受痛苦也会导致单一人格分裂成多重身份。当然,并不是所有在童年期经历创伤的人都会患上多重人格障碍,临床上的案例都是受暗示性非常强的个体,他们容易被他人催眠,也容易自我催眠,从而从一个人格逃到另一个人格中。多重人格病人大多经历过严重的生理、情感或性虐待的童年,被继父性侵,遭受醉鬼母亲的虐待,父母一方性滥交,亲眼看到亲人死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