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新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学理论主要是以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传统教学理论。新课程力图从根本上扭转人们对教学的片面看法,重建教、学、教材、教师与学生的概念,倡导探究性、合作性、开放性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这是对传统教学观的超越。
教学不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学习客观知识的过程,而是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教学活动不再是教师主导的独角戏,而是导师之间以交流、对话、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教学不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而是成为向位置方向挺近的旅程,在探究实践中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二、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秉承的是一种“整体教育”观,以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为课程目标。“整体的人”的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人的存在的完整性和人的生成的完整性。从本质上来讲,首先,人的存在是个体、自然、社会彼此水乳交融、整体和谐共处的有机体。其次,人是完成着的人,个体生成的终极价值是学会做人,人的发展是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过程。
(一)从“人的存在”的角度来看,教学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寻求个体、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生存。教育既是一种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有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的人文渗透,又是一种人的自我超越与自我实现。
(二)从“人的生成”的角度看,教学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追求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学活做人。学会“做人”是对“人的存在”的超越和胜利,其终极关怀指向个体健康的、完整的人格的养成。
三、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
重新认识和明确“人”的发展问题,也就是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生活的舞台和空间。教学变革需要从教师、学生和课程资源三种基本要素出发,主要路径就是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不断创设一种瑞泽的教学图景。
(一)教师的教学创新。
1.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学觉醒。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是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
2.教学方式的变革。新课程的突出特征就是强调“课程统整”、“合作教学”、“行动研究”等新观念。
3.教师生活的重塑。教学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方式,教师可以追求这种生活和存在方式的意义和价值。
(二)学生的学习革命
1.学习的三位一体论。佐藤学教授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身对话的过程,这是一种文化的、社会的、伦理的实践。三种对话实践,——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和伦理性实践。
2.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倡导所有学科领域的教学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
3.学生的改造。学生生活世界中的一切具有无尽的教育价值。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育,为学生创造一种充盈的生活图景。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理念。首先,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其次,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最后,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合理运用课程资源共同构建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策略。优先性原则——优先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适应性原则——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也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特殊性和具体情况,切实保证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意义。
(四)新型教学文化的创造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倡导对话、合作文、探究,力图超越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文化”,创造新型的教学模式所需求的“思维型教学文化”。
2018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