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刚消停会儿,快到中午时,廖总电话又来了:“雨经理, A集团急聘营销及管理人员,老板指定要在省城的M和K报上刊登半版广告,明天见报。北京广告总部打过去电话,两家媒体却说登广告可以,但要先把以前广告费结清,然后排队,明天不能见报,因为版面排满了。办公室接连给两家报社打电话,也没搞定。你赶紧和M和K报社联系一下,务必完成老板指示。”
私营企业,老板的话就是圣旨!手头上所有的活都要靠边站,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是第一重任,我听完也有些急眼了,连忙问廖总:“廖总,我尽力去办!多问一句,咱们还差报社多少广告费?”
“我不清楚,你去问彭总,现在赶紧去报社处理问题。”
“好,马上动身。”
放下电话,气就不打一处来。我是从报社发家,能不知道报社这点破事?老彭故意拖欠一些媒介广告费,不就是为了向集团邀功,好表现自己清白?现在他感觉问题的严重性,屁股又擦不干净,还不好直接给我下命令,就打着老板旗号,委托廖总给我下命令?真TMD滑头!
我第一反应:“不可走流程。A集团财务报账流程漫长,我要先起草好合同,报廖总签字,然后转给老板签字,接着再转到财务总部签字,最后回到H公司财务部,一趟流程跑下来,就算加急也要一天时间,现在的问题:1、报社不知道找谁;2、价格没谈;3、过去老账没说;4、版面没有;5、赶到省城要耽误俩小时;6、日报截稿大概在银行关门后不久,提前打款已然不及。唉,看来今天只能签订合同,新账老账以后再算。靠,一句话,狗掀门帘——全仗嘴!”
要说不着急,假话。要说特着急,也不真。毕竟咱报社出身,了解报社那套游戏规则,对拿下谈判还有点信心。我稳稳心神,先拨通小黄座机,一辉接的电话:“老大,小黄去厂部了,不再办公室。哦,我又给你搜了一批图片,明天整理后再发给一笑,到时你管他要就成。”
再拨小黄手机,耳朵里传来娇美声音:“您好,您所拨打的号码已关机,请稍候再拨。”靠,这兔崽子关键时刻跑哪儿潇洒去了?小黄找不到,就不知道报社具体联络人,也找不到H市有实力的广告公司,怎么办?算了,路上再联系吧。
我一边收拾书包,一边叫来一笑:“你有M和K报社的联络吗?”
“有,小黄和我交接时,把资料都给我了。”
“靠,今天惟一一个好消息,赶紧的,快拿来!还有,赶紧给我找一份M和K报纸。对了,再帮我拿6箱奶。”带上一堆资料,喊上阿健,赶紧飞奔出门。
路上我开始盘算如何游说报社。想了一会儿,先决定先给老彭去个电话。平时我们二人是老死不相往来,这是我头一次主动给他电话,可连播两个,居然没人接听?!找老彭无非是想探探对方情况,好为谈判做准备,谁知他不接电话?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是老彭一大特色:陌生手机一概不接,公司电话选择性接听,老板和总裁电话立刻接听!嗯,够绝。
刚一出门,事情便不顺。我有点暗气暗憋。为什么A集团的活儿全要玩命冲刺?都是必须限时保量完成?靠,今天又是一个玩命的活!我使劲一拍大腿,算了,抱怨归抱怨,还是干活要紧。想了一会儿说辞,我拨通M报社广告部王总手机:“王总您好,我是A集团企划部雨经理。想找您聊点广告方面的事儿,您现在在报社不?”
“哦,是A集团雨总啊,呵呵,您好。我在报社。”
“呵呵,有这样一个事儿,老板叫我和您联络,想加急发布一个黑白半版的招聘广告,现在我正上高速,一会儿要想去拜访您啊,不知道您是否有空?”
“哦,是刊登广告的事情,好呀,欢迎领导前来报社考察。”
“但我听集团过去和您这边还有一些老账没结清,今天广告版面又结完版了,所以,我还有一个不求之请啊,想请您想想办法,帮集团发布完这次广告。”
“报社当然希望客户投放广告,但有些事情雨总您可能还不清楚。我们报社一直和A集团广告总部的彭总合作,以前因为信任贵集团和彭总,所以采取先发广告后结款的政策。但彭总发布时承诺蛮好,但过后我们去结款时,他却推三阻四,很不爽快,现在连去年款项还有二十多万没结完,您叫我们如何继续合作?雨总想必也是同行,自然知道报社也有相关规定,我也不好办啊,您说是不?”
“哦,明白了,王总。嗯,要不这样,下午大概1点半左右,我们在报社再面谈,您看如何?”
“好,欢迎雨总大驾光临!”
挂掉电话。心里明白几件事情:“第一,听王总口气,他只是对老彭心生怨言;第二,他似乎并不仇视A集团,也没到恨的程度;第三,A集团拖欠M报社去年的二十多万广告费;第四,愿意和我继续谈广告,估计是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尽快结清去年款项,同时落实今天广告发布。”
现在我遇见了几个难题?我该如何说服王总?想到这里,习惯性地从书包里掏出本子和水笔,又开始写上问题了。问题一:《我如何取得他的信任?如何告诉他咱与老彭非一路人?》
分析:谈广告业务最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这点我在报社深有体会。那我采用啥招数能迅速取得客户信任?第一,我把报社经历跟王总简要提提,好,大家既然是同道中人,就能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第二,利用我的专长,帮他分析M报纸优缺点,再次拉近他对我的亲近感。嘿嘿,带他们报纸出门,想的是研究报纸,看刊登在什么版面最合适,现在正好一勺烩,等下就来研究。但这两招似乎都是外围功夫,是否还有其他高招?提A集团新成立了企划部,以后广告发布归我管?唉,不现实,人家不是傻子,不信咱一面之词。那不相信我一面之词,那他会信谁的?
MD,小黄这丫怎么还没来电话?一想起小黄,气就不打一处来,马上就给一笑挂电话:“小黄那兔崽子联系上了吗?”
“老大,我还在联系。”
“说什么呢,你丫也够笨的!你赶紧喊企划部的人都去厂子里找他啊!原地干等人有屁用!”
“好,好,我马上通知他们。”一辉见我发火,大气也不敢出,赶忙撂下电话就开干。
靠,还有什么招数能叫王总相信我与彭总不是一路货色呢?唉,王总要是认识C公司张总就好了,张总了解咱啊,知道我与老彭绝非同类,可惜呀,可惜……既然王总不认识张总,那就找个王总认识的人,而这个人又能帮我说上话!靠,我真TMD够笨的,这还用分析?咱在北京报社圈里说什么也是老人了,认识做平面媒体的人各个神通广大,纸媒圈里的人保荐一下不就结了?写到这里,我狠狠抽了自己一个小嘴巴!
我马上给自己死党,北京的××光明广告公司马总挂电话:“嗨,哥们,我。你认识M报广告部的王一峰王总吗?”
“不认识,怎么了?”
“唉,别提了,兄弟今天奉命去办件难事,给个傻帽擦屁股去……”
“哦,没关系,我去问问媒介部,看他们是否认识你说的那个王一峰?”
“这样办,要是媒介部认识,你就站在同事面前盯着他们打电话,千万别偷懒,多替我美言几句啊。等我回北京,请你丫泡吧去!”
“靠,上次承诺还没兑现,你现在玩承诺批发?哈哈。”
“滚!赶紧办事,千万别告诉我没办成啊。对了,办完后来个电话吱一声啊。”
挂上电话,觉得还不靠谱。于是又赶紧给麦×广告公司邱总去电话:“嗨,哥们,我。你认识M报广告部的王一峰王总吗?”
“不认识,我只认识他们报社一个副总编。怎么了,你要给他们投广告?”
“恩人,恩人啊!故事是这样……记住,一定要说明我是我,老彭是老彭,我们不是一路货!”
“好吧,我跟他们谢总编还比较熟,这就给他去电话。对了,你光照顾其他人生意去了,什么时候也分我们点广告啊,现在公司上下都嗷嗷待哺着呢!就缺你这一口!”
“别急,等咱在A集团站稳脚跟,保证都你有吃有喝!要不,你现在先嗷嗷待哺着?呵呵。”
一连打去五个电话,等搭上到三条关系后,这才感觉踏实些。可刚把手机揣进口袋里,忽然想起来了:“哇, K报还没联系上呢!瞧这记性长的,MD,撂爪就忘!” 幸好K报社广告部姜总态度也还算客气,说辞跟王总大同小异。接着找关系搭桥吧。好嘛,又是一通忙活。
好,继续分析问题。问题二:《如何说服报社按我们条件办?》。
这问题是咱强项,跟左手摸右手一般,没感觉,直接得结论:第一,如果我们继续合作,双赢。甲方按期发布广告,达到招人目的,大家借机交个朋友;乙方得到广告款,虽然钱暂时还没收回,但至少有一个讨钱目标,总比没目标强吧。第二,如果我们关上谈判大门,双败。甲方没达到目的,招聘不到理想人才,会迁怒乙方,今后不合作或少合作;乙方失去一个重要广告客户,不仅今年有损失,未来还有更大损失,是乙方使劲把客户往竞争对手身上推,既便宜网络招聘公司,自己又没到啥好处,这能叫聪明做法?
第三,H公司现在已经升格为集团生产总部,今后投放的广告量只多不少。更何况A集团旗下还拥有若干跨行业品牌,失去一个A集团就意味失去若干品牌客户,这笔损失谁能承担?王总你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第四,甲方是大品牌集团,在乙方报纸上刊登广告,相当于对乙方作为区域强势媒体身份投下赞成票,乙方既获得大品牌认可的好名声,又获得长期稳定利润,可谓名利双收。难道就因为一点钱没收回来,就不愿意再名利双收了?显然,处理任何事情都应在原则与灵活之间找到平衡,切莫相互斗气。因小失大的事儿自己别做,要做,也要叫竞品报社去做。
第五,A集团是大集团,总厂在当地赫赫有名,报社不必担心收不回广告款。甲方会为这点小钱就毁掉自己名声?之所以甲方故意拖欠少许广告费,这点钱对甲方而言,既不能发财,也不能致富,那为何拖欠?道理简单。站在甲方立场,如果王总是集团总裁,发生广告部吃回扣,损害集团利益的现象,您痛恨不?那如何杜绝吃回扣的事情发生?嗯,适当拖欠一点乙方广告费不失一个好法子。拖欠久了,乙方或告或闹或检举,广告部拿人手短,如何收场?要么退钱消灾,要么事情败露,等待集团仲裁。所以说,公司拖欠M报社广告费,不是针对报社,而是做给广告部看的!叫广告部老实做人,别做损害集团利益的事情。所以出现这个结果就需要双方理解和信任。
第六,前面王总拒绝广告部和办公室的发布要求,拒绝得好!也算给甲方一个小小惩戒,算提醒甲方要尊重乙方。但做事大凡都有一个度,过度了就成过错,双败结局。彭总不愿帮您催款,他也是在秀表现,是做给老板看的把戏,既然从彭总这头要钱没门,那不如把面子卖给我,这笔陈年广告费,我能单独打报告给老板,请老板批示尽快支付。该合同我并没有参与谈判,谁都知道咱在其中没猫腻,向集团催款理直气壮。但前提条件是报社得开面儿,好叫我向集团交差。这是三赢策略。
写到这里,我很满意。感谢报社经历,感谢A集团履历,嘿嘿,老彭,你还不知道我跟媒介打交道如鱼得水吧,你丫等着,看我如何拿下两家报社!好,问题三:《价格问题》。
分析:广告必须降价!第一,我不认可老彭和你们签订的价格。他是他,我是我,只有我拿到更低的折扣,才能在A集团企划部站稳脚跟,今后与M报合作,老板才会叫我继续跟你们联系。我不能承诺每笔广告费都尽快结清,但我能承诺投放量至少与去年持平。
刚写到这里,小黄电话来了:“对不起,老大,我手机今天摔坏了,没听到你电话。”
“靠,你丫关键时刻掉链子,叫我说你什么好?算了,不提这事,问你一事,M报社王总和K报社姜总,熟吗?”
“不熟,跟他们见过一次面,都是来催讨去年广告费的。我把他们全推到老彭那块去了,叫他们去咬那厮,顺便还点了老彭一炮。”
“他们说过报纸发行量吗?”
“说了,大概都是五六十万份吧。”
“嗯?五六十万?靠,真能海吹,有TMD那么多吗?哦,对了,你认识H市传媒圈里比较厉害的广告公司吗?最好是跟两家报社都熟的购买公司。”
“有一个,量子传媒何总。她经常来企划部,希望代理我们广告。这姑娘长得挺水灵,本来我想下手来着,后来知道她婚了,呵呵,没敢动手。”
“瞧你没出息的样儿,老子问你有没有公司,你丫却拽起姑娘来了,拽得还挺带劲,靠,你丫脑子整天都想什么呢?”
“呵呵,老大勿急啊。听何总说量子公司在圈里呼风唤雨,能量大,好像他们老板颇有神通。”
“妥了,你马上跟何总介绍一下我,我找她帮忙去说服M和K报社。你电完她再短信我。”
“好,明白!一笑都跟我说了。现在我知道你拉上何总去游说报社,能增加报社对你的信任感,哈哈,好主意!”
为什么我要强烈怀疑他们报纸的发行量?报社有个顶级秘密,对,就是媒体实际发行量!媒体的推介书印有公开发行量,但这是哄人数据,客户大可上来就除以2,甚至除到4也不为过!报纸发行越多,广告效果越好,但印刷成本也随之倍增,所以报社有个成本盈亏点,在达到某一发行量时,既能保证广告效果,又能控制成本。所以,发行量和利润平衡点是报社两大核心秘密。所以报社一般要虚报一些发行量,哄客户开心而已。
挂上电话,我冷笑一声。M报也是都市类报纸,与北京《精品》报市场定位一样,好,我就用《精品》报匡算M报发行量。北京人口1000万,《精品》实际发行量大概有30万份左右,读报人比率就是33:1,H市人口大概有600万,按北京的读报人比率计算,也就18万,M报虽然是全省发行,但省会城市发行占大头,估计省城外地区发行占到总发行量40%,那M报总发行量是30万,但H市文化氛围肯定赶不上北京,读报比率还要打八折,嗯,M报发行量顶多24万。他们对外宣称50多万份发行量,正好是打对折,符合报社对外宣传口径。唉,根据我的实操经验,M报顶天也就20万发行量。好嘛,就凭这点发行量,广告费还不给咱再使劲降降?否则我就戳穿他们的把戏。
等想明白了,继续写《价格问题》。第二,老板不关心能否正常发布,他更关心价格。给A集团降价,不是给我面子,老板才是广告部真正拍板人,往根儿上说,是给老板面子;第三,这次降价是表示报社对A集团的合作诚意,今后都按该折扣执行。但实际是因为老彭不懂报纸发行,听信你们宣传,所以广告价虚高,现在要回归到发行本质上来,价格自然要有所体现;第四,别欺负行内人士,报社每年广告报价都要上调10%以上,这次我们要求下调折扣,相当于报社仍维持去年广告价格,并不吃亏。相反还占了便宜。因为我们是长期打客户,还没向报社要累计发布量的返点呢。对,不降折扣就得给两年发布量的累计返点,反正咱不能空手回去交差。
价格谈判死命想半天,还因为我谈的合同价一定得比老彭低,要不怎么显本事呢?老彭的忙不能白帮,丫被挨宰的事,我是要上报老板的。对了,老板会不会举一反三,叫咱通查一遍这厮所以的广告价?哈哈,真要是有那么一天……算了,别YY了,赶紧想下个问题吧。
问题四:《版面问题》。
版面没有了?有可能。但咱不听那套,只要客户有需求,广告部去和编辑部协调,调整版面即可,这也是问题?歇菜。
问题五:《除了降价,还有什么油水可捞?》。刚写到这里,电话响了:“喂,请问是A集团企划部的雨总吗?我是量子传媒的小何呀。”
手机里传来一个娇滴滴声音,肉麻。很快,在电话里我讲到与报社要谈的事情以及我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交流,知道了何总公司的背景,确实是个厉害角色。最后沟通结果是何总感觉我句句在理,马上同意在M报社门口等我。现在不仅有了隔空电话的推荐,还有何总这类重磅人物陪同,有他们给我背书,嘿嘿,王总和姜总还不信任我?
好,继续想问题五:《降价以外,还能捞点啥油水?》。
分析:报社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一般是从广告折扣和赠送新闻稿两部份想办法。以前我在乙方,天天想着如何从报社拿到更多资源,如何更好伺候甲方,现在咱摇身一变成甲方,又要想从乙方如何榨出更多油水,嘿,很有甲方快感。好,现在解决软性新闻的配送。1、送一篇有关H分公司廖总的重磅人物专访,同时配发工厂照片。这要求没啥过分,情理之中的事。2、……靠,真够笨的,一时半会儿,真想不出更好招数。急!急!急!……
“老大,快进城了,再有30分钟估计能到报社。”
阿健一句话喊醒我了,靠,油水是没时间捞了,先赶紧研究M和K报纸吧,一会儿还要给他们提点建议。唉,求你了,时间走慢点成不……
判断一份报纸是否是主流大报,首先看文章。如果报纸文章写得水,缺乏独家重磅新闻,说明报社请不起顶级采编或主编,报社经济存有疑问。其次看广告质量。报社广告有两大支柱行业,房地产和医疗广告。如果是大报,会谨慎对待医疗广告,甚至控制其刊载量,因为报社要顾及品牌形象,谁想在自家报上整天发布“包皮环切手术”的广告呢?如果某家报社以医疗广告为主,那说明大部分客户不认该报,发行量小,读者群层次低。
翻翻两份报,嗯,确实是区域性大报,好,现在再看看他们都有啥问题呢?真TM考功夫,不到20分钟,我对他们报纸有想法了……
我与何总在报社门口碰面,大家相互寒暄几句,便赶紧拜访M报社王总,接着再去K报社见姜总,等从K报社出来,天已很晚,谢绝了何总请客美意,我急匆匆跳上车,就往回赶。
见我气色很不好,阿健小心翼翼地问道:“老大,我们是在市里吃还是回去吃?”
“算了,回去吃吧,你给小食堂老戴去个电话,叫他给我们留饭。”
“呵呵,那个何总你觉得漂亮不?”
“靠,都是妆出来的!哥们你好好开车,我要写点东西。”说完,我打开电脑,给老板写了一份内参:《不是朋友但一定不要成为敌人——关于A集团在新闻媒体形象问题讨论》 仅供董事长阅示。
董事长:
您好:
企划部成立1年多时间,遵照您指示,接触了一批报社和广告公司。工作都在顺利执行中,但从中也发现A集团广告运作还存在某些问题,特向您简要汇报。
一、处理加急招聘广告:
广告总部因某些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无法和M和K报社顺畅合作,今天企划部奉命协调刊登事宜。我们第一时间赶到两家报社,当时M和K广告版确实已满,但凭借已建立起的良好关系,由报社副总编和当地强势广告公司担保,报社广告部同意:1、先登广告后付款,并且某经销商的半版广告撤换掉;2、今后集团在上述两家报社广告投放价格将比原合作价再优惠10%;3、附赠一篇重磅专访。
从这次与M和K报社合作来看,A集团在与媒介合作中有若干问题。企划部观点:“不是朋友没关系,但一定不要成为敌人”。与新闻媒体合作是把双刃剑,合作愉快,则为企业带来的是滚滚财源,合作磕磕绊绊,则企业发展危险系数大增。曾火透大江南北的秦池酒厂,被一篇新闻稿重创而最后倒闭便是明证,与“水亦载舟,水亦覆舟”的道理相同。
二、企划部做法:
企划部骨干大都有多年新闻从业经验与背景,深刻了解乙方心态和媒介运作规律。部门规定接听媒体电话要说:“您好”、“谢谢”、“希望合作愉快”。杜绝蛮横举动或话语。A集团不可能向所有媒体投放广告,故企划部主动放下身段,让没有合作成功的媒体心存幻想,还能一直把A集团看成客户,我们有礼貌、但坚持原则,我们有专业手段,但不滥用,所以双方相处较融洽。这次紧急公关乙方,圆满完成集团交予的任务,便是过去建立友好关系的体现。
三、新闻记者常用8招:
曾经被曝光公司都将防记者与防火防盗一起谈论,有“防火防盗防记者”之称,足见新闻力量的威力。企划部多人曾参与新闻报道工作,熟知新闻记者常用手段:
1、“闯三关” 。闯门卫关、接待关、秘书关;
2、采用偷拍。 《××财经》记者曾经利用偷拍工具,报道了《长×集团偷梁换柱》,导致上市公司长×集团险些倒闭;
3、冒名电话采访;
4、冒充工作人员深入厂区,暗地采访偷拍;
5、通过金融系统查询公司财务,聘请证券专家分析公司财务;
6、串通公司内部员工,盗取公司机密;
7、采用无中生有等方式报道公司新闻,主观分析公司;
8、竞争对手通过记者花钱购买企业情报。2002年,蒙×集团曾试图通过记者渠道,花钱购买娃××集团财务报表。
四、A集团预防措施:
鉴于社会上有一小撮无孔不入的记者,他们或许揣着别有用心的想法,无端跑来采访或拍照,建议集团采取以下措施防患于未然:
1、各分公司建立严格门卫制度,员工统一佩戴工作标识牌,来访人员必须有公司员工出门接待方能进出工厂。同时严格审查记者真实目的和身份。
2、所有采访事宜必须统一宣传口径,建议增设集团新闻官一职。今后由新闻官发言,其他任何人不得对新闻界发表任何评论。
3、对在厂区内遇见不熟悉人员,保安队要仔细盘查,发现可疑人员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4、各子公司应建立严格保密制度,高管谈话邀注意场合。各子公司员工不得随意打听、传言其他公司情况。同时建立起电话监听、网络监控等系统。
5、建立紧急公关部(预警系统),同时和有实力的公关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防患未然。例如,青岛海×集团针对突发事件,规定电话反馈时间为30分钟,24小时内现场解决问题。
集团C企划部 蓝小雨
花费一个多小时,写完报告后,我大大呼出一口长气。打这报告,俩目的。第一,真心为A集团好。自己在报社多年,目睹多少牛气气哄哄的大集团倒在媒介炮火下,不得不引以为鉴;二则为企划部好。我不能白给老彭善后,他图一时爽快遍尝甲方快感,然后叫我当堂倌,去给媒介赔礼道歉?别逗了。这次公关事件企划部建功立业,得叫老板心里清楚,俩部门在处理媒介关系上,谁更能干?!想叫我做默默无闻的广告雷锋?靠,门都没有!
当然,话又说回来,现在敲诈企业的无良记者,罕见,但在那时,还是有几个跳蚤在乱蹦瞎跳的。后来,报告打上去没几天,集团便下发了《关于加强厂区保卫的紧急通知》,但同时任命老彭为A集团新闻发言官,嗯,不是我。超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