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开始,学术界把专指描写世俗人情的长篇叫做世情小说,所以鲁迅称《金瓶梅》为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部小说,很了不起,但是争议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部书的争议和价值。
一、争议点
我认为目前学术界关于这本书的争议,有以下三点:
1.关于成书的时间
万历后期时,传说是写作于嘉靖年间,但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们在小说内部发现了万历年间的故事,所以研究者们认为它写于万历前中期。
原因在于,这段时间中国社会存在官商勾结,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崛起,人受到金钱和权势的冲击,价值观急剧变化,当时社会的奢华淫逸风气浓厚,再这中社会背景下,产生这样的作品是既有可能的。
2.作者成谜
在书的序言中,提及作者是兰陵笑笑生。但是古代,叫兰陵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山东峄县,一个是江苏武进县,现在很难考证作者名字中的“兰陵”是指哪个。
与《金瓶梅》同时代的一本书《花营锦阵》,也有署名“笑笑生”作的《鱼游春水》,不知道这两个笑笑生是不是同一个人。
万历年间,人们谈到这部书时的作者时,有说是被陆炳巫奏的人,有说是嘉靖年间的大名士,有说是绍兴老儒,有说是金吾戚里门客,众说纷纭。近代学者又推测说,王世贞、李开先、贾三近、屠隆、汤显祖、王稚登等人都可能是作者,但是缺乏确凿的证据。
3.书中大量性描写内容
这是最受人诟病的,也是最影响它流传、价值的。有学者认为这是一部淫书,文字粗鄙,情趣低级,腐蚀读者心灵,有学者认为它有价值,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以上是这部书存在的争议点,那么《金瓶梅》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
明末冯梦龙将《金瓶梅》列入“四大奇书”(其余三部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足以证明这部小说它的价值和重大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这部“奇书”。
二、画尽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
《金瓶梅》开头是假托《水浒传》 “武松杀嫂”的情节演化而来的,作者将潘金莲与西门庆的结局改写,潘金莲与西门庆没有死,潘金莲反而做了西门庆的妾。
前七十九回,主要写西门庆发财、死亡以及金、瓶等人的争宠妒恨,后面二十一回,写西门庆死后,妻妾流散的衰败景象。基本上是写西门一家的家常琐事,但是作者也嵌入北宋末年的当朝故事,比如青苗法残害百姓,蔡京等当权者收受贿赂,朝见皇帝等。
以西门一家为线,牵引出国家大事,上至朝廷、下至奴婢,士林市井,在作者笔下都形态毕露。
鲁迅评价说:“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
《金瓶梅》以暴露统治集团、新兴商人为目的,比如西门庆本来只是一个小商人,但他凭借金钱,勾结衙门,不法经商,拼命敛财,钱财越积越多,后来又用钱打通官场,结识高官,拼命敛财。
在这种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循环中,他放纵自己,肆意淫人妻女,杀人害命,贪赃枉法,无恶不作,但又能步步高升,称霸一方。
由此可以看出,封建官僚机构已经被金钱腐蚀,彻底败坏腐烂了,而这个腐败的后台却是皇帝。曾御史弹劾西门庆罪状的凿凿证据,因为西门庆打点蔡京,一道圣旨下来,曾御史反而受到处罚,西门庆反而受到嘉奖。
这些指斥时事的例子在《金瓶梅》中随处可见。
然而作者对新兴的商人势力态度是很复杂的,一方面他把新兴商人写成了一个罄竹难书、欲壑难填的坏人,但由于受到新思潮的影响,他不自觉地把这个恶贯满盈的商人写的精明能干。
西门庆不但勾结官府,非法买卖,而且也凭着自己的胆识,从一家生药铺起家,在五年之内,拥有当铺、绸缎铺、绒线铺等五家商号,成为腰缠万贯的豪商。西门庆因肆意纵欲,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作者将这一切归结为人性的弱点,人追求财富和美色,本来就是一种自然的本能,这与晚明“好货好色”的人性思潮是相符合的。但是作者也暗示如果放纵原始的动物本能,只注重感官感受,造成的结果是理性被淹没,人性被扭曲,自己也难逃灭亡。
这就是《金瓶梅》比一般劝诫世情小说更高明的地方,它不仅仅停留在戒贪、戒淫的道德劝惩上,而且告诉人们:兽性并不等于人性。
清代学者涨潮说:“《金瓶梅》是一部哀书。”我深以为然,它不仅仅揭示了腐败的封建统治集团的穷途,也写到在这种统治下穷人们卖儿鬻女的悲惨生活,也写出了那时中国商人的艰难。
在这本书中,好像每个人物的前途都是黑暗的,让人感到窒息的,更让人觉得是可悲的,说它是一部“奇书”,一点也不夸张。
三、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
《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它在很多的方面的贡献都是了不起的,我们简要说几点。
第一,以往的小说或取材于历史,或取材与神话,即使取材与现实,也大都是朝代兴衰、英雄争霸的大事,《金瓶梅》却将人们的视线到平凡的人物身上,家庭琐事上,这不得不说是很大的进步。
第二,以前的长篇小说,基本讴歌的是明君贤臣、英雄豪杰,直接宣扬某种理想或精神,但读《金瓶梅词话》,你会发现作者常常用讽刺的手法去表现假、丑、恶,而不是直接告诉读者。这种方式,在后来的小说中影响很大。
第三,对比《三国》等长篇小说,《金瓶梅》的重点不再是讲故事,而是塑造人物,尤其是细致的雕刻人物的心里和细节。比如讲潘金莲等西门庆的细节,因为西门庆久久不来,她一会儿要睡觉,一会儿要洗澡,一会儿要吃角儿,当发现角儿少了一个,就鞭打迎儿二三十鞭,从而刻画潘金莲喜怒无常,狠毒暴戾。
《金瓶梅》这部奇书,对明末时有很多续写,但都显粗俗。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包括《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在国外也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看这本书,或许只是因为它“久负盛名”,但是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当你再看这本书时,能够屏除“猎奇”,重视起它对中国文化、文学的贡献来。
如果你还知道《金瓶梅》的哪些趣事和价值,可以私信告诉我。谢谢!
作者:清芜
(图片源于网络!2020年2月9日于今日头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