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管教实例
元旦假期,回老家与家人团聚,小妹一家和我们一家聚在父母家里,四个孩子,好不热闹。
妹妹家有小女六岁,小儿三岁多,两个孩子正是讨人喜欢的年龄,做为一个童教者,出于职业习惯,免不了去观察和分析孩子,因长时间不在家,和两个小娃的交流多是通过微信视频,我觉得对于两个孩子的言行还是了解一二的。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微信视频里我们往往刻意的放大了孩子的优点,且有意的隐瞒了孩子的缺点,以至于在短短一天之内,完全颠覆了我对小妹的教育观的认知。
事情的起因是,四个孩子打打闹闹的过程中,三岁的小娃突然尿急,只听他嚷嚷着:“舅舅,尿尿,舅舅,尿尿......”却不见任何行动,我刚要准备抱他去卫生间,这时,小妹随手从房间的地板上端起一个垃圾桶,麻利的脱下孩子的裤子,然后,众目睽睽之下,三岁的小外甥成功的完成了一次“生理活动”。
我疑惑的问小妹:“不是都上幼儿园了吗?怎么还随地小便?”
“他每次尿尿要不尿手上,要么就尿湿裤子,还有,这个小家伙,要不不尿,尿的时候就是个急的........”
我打断小妹:“所以,在家小便都是你们帮他,那在学校怎么办?还有,准备帮他到几岁?三岁的孩子,完全可以独立地完成这样的事情!”
小妹又是一通解释,无非是嫌弃孩子自己老弄脏手或是裤子,还得帮他洗手和洗裤子,这与帮他脱下裤子解决小便问题相比,要麻烦得多,索性不让他自己解决。
我诧异于她的理论,告诉她,有些问题,要正面处理!
午后时光,大家围在一起聊天,小家伙在周围忙着玩他们学会的新游戏,说话间,听到身后哗啦啦的响,刚刚吃空的果盘旁,小外甥正朝着里面愉快的小便,正如小妹所说,他的手上,裤子上,果盘里,还有我们围坐的火炕上,全是他的尿液,随后,这小家伙又愉快的跑开了,小妹知道后,搞不懂是觉得好玩还是过意不去,朝正在厨房忙碌的老妈喊道:“您大外孙干了件好事啊,把果盘当小便池了,您快来看啊......”然后,小妹的管教开始了,我在旁边观察,想知道她会如何处理这件事。
“儿子,我要是把水果放这个盘里,你还吃不吃啊.......”接着便是一通大道理,小外甥笑嘻嘻的说道:“吃啊,给姐姐吃......”他把小妹的批评与教育当成了互动的对答游戏......
我把小妹叫到一旁,严肃的跟她说,刚才是很好的教育机会,让她搞成了小品和游戏,类似这种情况,不要跟孩子讲那些大人听着都烦的大道理,用正面管教,直接跟他说,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行为,告诉他错在哪里,造成的坏结果是什么,并且,需要他认识到错误,要自己去处理这些坏的结果,而且这是最后一次犯这样的错误就可以了。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