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是我最喜爱的书籍之一。再次读,仍然喜欢。
有道是,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在独居孤岛的几十年里,鲁滨逊拥有充足的时间和自己独处,而很多独处的时光,他用来反省和思考。
通过反省和思考,鲁滨逊之所悟颇多,而他之所悟也值得我们借鉴,列举如下:
1.中庸之道
第一个领悟是借鲁滨逊父亲之口说出的,原文摘录如下:
“父亲对我说,只要我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总是共同分享了生活的灾祸,而中间阶级灾祸最少,也不会像上下层那样荣衰不定。并且,他们的身心不会陷入形形色色的焦躁不安,像那些过着邪恶生活且挥霍无度的人,或者像那些辛苦劳动而缺衣少食的人,这都是由其生活方式自己招来的。中间阶层的生活方式有一切的美德和享受,平安和富足就如仆人一般,常伴着中产之家。”
这里暗合了中国传统中庸之道的哲学观,所以,道理其实无所谓东方、西方,很多时候都是殊途同归、不谋而合。
2.危机
鲁滨逊最初发现食人族野人临岛时,惊恐万状、坐立不安。但后来,他救了一个野人战俘,而这个野人后来成了鲁滨逊能干的仆人和忠诚的卫士,让他之后在荒岛的生活富足而温馨。
而当一条内讧的英国船只来到小岛时,鲁滨逊起初忧虑会被船上的人所杀或虏,但最终,他却乘着这条船离开了荒岛,回到了故土。
所以说,所谓危机,既意味着危险,也意味着机遇。
3.敬畏
鲁滨逊遭遇的很多凶险,比如被俘为奴、流落荒岛、重病将殁、遭遇野人等等,让他开始对造物的上苍心存敬畏,明白万物苍生在上苍面前,都渺小如蝼蚁。
而敬畏之心,可以让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敬畏之心,还可以让人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4.感恩
起初鲁滨逊对自己的种种境遇是心怀怨怼的,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倒霉的那一个。但后来,他才慢慢意识到,不幸中暗含的幸运。
比如遭遇海难,他的同伴都死了,唯独他活了下来;比如,他虽然流落荒岛,但从海难的船上搬下了很多食物和生活物品,得以生存下来;比如他所在的荒岛,虽然荒无人烟,但有淡水、果物、野味、阳光等,通过一些努力,他依然可以生活得很滋润。
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一个契机,心念转换,看世界的角度和滤镜便不同。
彼时,心怀感恩的鲁滨逊才开始真正享受这一段独特的人生,从“生存”变成“生活”,从“生活”变成“享受生活”。
其实从某种角度,我们每个人都是鲁滨逊,都活在自己心灵的孤岛中,“生存”或者“生活”或者“享受生活”,只不过在我们一念之间。
半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