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说:“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的确,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疫情期间,让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一线体育教师克服重重困难带着学生们在家里做体育运动。随着疫情的好转,各大企业已经开始复工复产,学校也在积极的准备复课。作为一线体育教师的我也开始在小区里做适应性的跑步, 跑步的时候戴上口罩运动。
刚开始在原地进行跑前拉伸,强度不是很大,但是加上几个跳跃动作后,感觉自己呼吸不畅。立马把强度降下来,调整自己的呼吸。热身完以后就开始在小区慢跑,同样只要把速度和强度一加上来就感觉自己呼吸困难,赶紧把速度调整成慢跑状态。跑了几圈以后自己就进行跳绳练习,慢慢跳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一加速自己就受不了,处于跳一会儿休息一会儿的状态,最后是进行的是放松拉伸练习。整个一小时的运动下来,自己只是出了微微的汗。
离回校复课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这两三个月来,大多数学生都是宅在家的,回校以后将面临的一个具体的问题,如果疫情仍没有结束,学生上体育课的时候仍会戴上口罩运动。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不得不提前思考上课时的运动量和强度,既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教师本人负责。
朱德将军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我常告诫学生生命在于运动,哪怕是在疫情期间,也要坚持运动。学生们也非常的懂事,时常把自己运动的照片或视频发给我看,或者在班级群里进行分享,我也会对他们的运动情况进行逐一点评及鼓励,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利用现在家里现有的器材去思考怎么进行运动?怎么来提升自己的运动技能?
虽然学生们在家大部分时间进行了运动,但是通过电话、微信回访家长时,了解到家长大部分已经复工,而学生在无监督的情况下,经常玩手机而没有进行运动。家长回家以后带上学生去运动,学生拒绝出门,觉得外面有病毒宅在家比较安全一点。
综上所述,作为一线体育教师,迫在眉睫的是如何上好自己的体育课?我不得不提前去思考室外课和室内课两个方面。
一、室外课
1.场地
带领学生到指定场地运动;给学生树立边界意识,不能满场地跑;只能在指定范围内运动。重点强调安全意识,避免交叉感染。
2.器材
因为疫情期间,学校的大部分器材不能拿出来共享,所以根据上课的内容而提前告知学生准备好器材;同时引领学生思考一物多用,把一个器材的玩法发挥到极致。比如跳绳,除了单独的跳以外,是否可以用跳绳来创作穿越火线的游戏?又或者用跳绳来充当竹竿,让学生跳竹竿舞等等。
3.着装
在上体育课的时候,着装与以前一样,运动装、运动鞋、器材,还要戴上口罩!重庆的天气也逐渐的开始炎热,在材质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轻薄透气吸汗的衣物。
4.运动量
把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量降低一个档次,比如安排的是跑就换成慢走,循序渐进,让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毕竟戴上口罩运动和不戴口罩运动也是有区别的,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在运动量安排上,可以先让一二排运动,三四排休息,然后交换。
5.运动强度
课堂上的运动强度安排较低,仅仅靠课堂上的短暂时间,运动强度是达不到要求。那怎么来提升?提前与家长和学生沟通:能走路的不坐车,能爬楼梯的不坐电梯,合理安排时间,坚持每天保证1小时的运动,回家后可以安排一些局部性运动,比如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练习等等。
6.时间
疫情期间上课的时间调整为35分钟,教师会提前到上课的班级带学生到操场,避免与其他班交叉,下课时老师会提前带学生返回教室,组织学生有序的进行上厕所和补水。
7.状态把控
上课前,提前与班主任沟通,今天是否班上有不适宜运动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注意观察学生的状态,发现学生有身体不适的,可以让学生到旁边见习。同时让生生之间保持一米的距离。
二、室内课
1.室内游戏
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脑得到放松和锻炼。比如可以做一些快速反应游戏,团队协作游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安排室内游戏注意安全。
2.理论知识
让学生来讲理论知识充当小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如何保护眼睛,如何运动,疫情期间,这段时间他在家是怎么做的?是怎么运动的?教师再来根据学生讲的情况进行补充总结。当然,也可以进行互换,教师先讲学生再来总结。
3.室内运动
室内运动会受到场地的限制,根据室内的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运动,如瑜伽冥想,武术简单的基本拳法、基本步法学习等。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难免有自己没有思考到的地方,那么就在复课以后多观察,多总结,多写反思来提升自己!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学生们都能摘下口罩,在操场上畅快的飞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