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山之桂平谈古论今
卫远标
桂平市,古布山之地,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自史册载籍以来,布山之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民间传统,成为广西的重要文化区域。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桂平市在古布山地区的文化、历史及发展地位,分析其地域文化特征与未来发展策略。
一、布山与桂平的历史渊源
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刘彻派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军南下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国,调整郡县设置,改秦桂林郡为郁林郡。“郁林郡统辖布山、安广、阿林、广都、中留、桂林、谭中、临尘、定周、领方、增食、雍鸡等县。《旧唐书·地理志》称:桂平,汉布山县地,郁林郡所治也。南宋《新编方舆胜览》:秦平百粤属桂林郡,汉改桂林为欎林郡,今浔州之桂平即欎林郡布山县之地,梁置桂平郡,隋以布山县置桂平县属欎林郡。明朝李贤《大明一统志》:布山废县,府西五十里。桂平市蒙圩镇新德村古城屯为古代布山县治。
布山,就是有布料晒的山,古称叫布山。布山之名,源于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山上山冲水资源清洁、丰富,染料品种多常年生长,原驻民以制作染料、染布料为生。桂平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珠江水系西江上游,自古以来便是交通要道和商贸重地。据史书记载,布山地区历史悠久。据因修建大藤峡水利工程前抢救性挖掘,广西文物部门在对桂平寻旺乡大塘城遗址和石咀镇长冲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出土了上万件新石器时代、汉代等时期的大量遗迹和文物。有人类活动可追溯到七千年前。自秦汉以前便有大量人类活动,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地。桂平市自古以来,山林茂盛,水资源丰富。古人在山林里建染缸,以染布和染料制作为生。他们把布料染色,洗净后凉晒在山上,晒干后再运送到山外交易。或者来料加工又或者自产自销。远远望去,许多山岭都有凉晒的布料,所以,秦兵从浔江,黔江逆水而上。到火烟冲、铜鼓冲这些冲附近时遇上当地驻民干扰,从这些冲上岸上山。秦军壮士们发现临水的山岭凉晒有布料,便把这一带地方称为布山。在山顶上看蒙圩新德古城这一遍地,有三条大冲穿过,土地平整开阔,三面环山,背靠大山,山后是大江,也就是黔江。易守难攻。于是便屯兵于这个地方,于是便有了布山古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布山地区的文化逐渐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桂平市作为布山地区的核心区域,承载了这一地域丰富的历史与文化。
关于蓝缸。蓝缸,就是古代原驻民用来泡制蓝色染料和染架机布的染缸。在古城周边的山上普遍存在,简直星罗棋布。目前发现有多处。据了解,铜锣塘3处、分水塘2处;麻疯冲(旱冲)2处、火烟冲、灯芯坑、石宝坑各1 处。还有白兰冲口、长龙岭新德茶场、秀川山木窿冲、蓝缸坪等等都有发现。大多呈1.5米高(深),2——3米宽圆柱状。比较早的是如火烟冲一排五个,都要是用泥和石头彻成,较晚的用灰砂打造。有五个成排的,也有散建的,较小的是用于泡制石灰羔,较大的泡制染料。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即生产队时保存完好,有牛跌进去的话要弄出来必须锤料蓝缸,打一个缺口才能把牛弄出来。如果发现得迟会饿死在蓝缸里。到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比如种植速丰桉,运木材修路遇到都会被铲除。
(蓝缸考察队分水塘留影。2024.10.21)
(火烟冲的蓝缸。规格:1米深、2米宽,泥石结构,圆柱状。)
(分水塘的蓝缸。规格:1.5米深、3.2米宽,圆柱状,灰砂结构。)
关于泡制染料用的材料。染料用料古城周边的山上都有生长。蓝靛草、红蓝、板蓝根之类。现在在山上面都有野生。村头巷尾,都有红蓝生长。
(铜锣塘山冲野生山蓝草。)
关于苎麻、棉花,古时候汉代以前主要用于织布的是苎麻和骼麻,棉花是汉代通过东传,从缅甸、云南传入广西、越南一带。古城生产队时荒山野岭到处生长的野生的苎麻,现在,有些山岭土堆还有生长。农户也大多会在自己的菜园里种植用于织布的苎麻,叫园麻。晚上、农闲时或冬天在火盘边,主妇们都会拿着苎麻编制麻线,叫缉麻或捻麻。也会自种棉花,自纺棉线。每家每户都有一到两台自制的木质织布机,有时间就自己织架机布。够一定尺寸就拿去染布。
关于木根圩。古城旧时是走佛荔出桂平的。传说,布山当年,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一夜天光大部分的马匹不翼而飞。原来是冬天这里青草少,马匹想食青草。于是集体争脱缰绳,由几只白马领头,带着马帮从坳门出发,一路找青草一路吃,最后在西山大窝坪停了下来。当人们找到时发现,大窝坪里嫩草青青,风水非常好,于是就把县衙搬迁到西山大窝坪来。古城从此结束历史使命。村委会后背,从古局冲到坳门(赵理坳)一带以前是集市,是周边住民赶集交易的地方,叫木根圩,木根圩什么时候结束使命代考。那里也有染布坊作业,后来蒙圩成圩后就由蒙圩承担染布业务。我们小时候穿的自织棉、苎麻布衣,就是在蒙圩染布坊染后拿回来洗净晒干,再拿出蒙圩剪裁的,小学一二年级还穿。
古城的周边环境,有着布山古城的密码。认识蒙圩新德古城,可以有多种方式。古籍上,隐藏着历史的密码。古城背靠的是金牌山、秀川山和长龙岭等山脉。秀川山后就是马赖山。马赖山一带山脚便是黔江。有三条山冲古局冲、木窿冲和大进沆流经古城。历史上,古局冲、木窿冲和大进沆,留下了古代人的桃源梦。
鸡鸣狗吠,沧海桑田,曾经的光辉灿烂,只留下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
那里的山上野生的苎麻、红蓝草、青蓝草散见于长山冲村野。
山上古寨棋布。寨子是兵家防御工事或哨所。秀川山有头寨二寨眼儿寨,秀川山与金牌山之间有瓦缸寨,金牌山顶古堡。想当年,重兵把守布山城,古城固若金汤。那里的秀川山下有兵工厂,村民叫哒哒厂。那是古代打铁制造冷兵器,那里打造兵器之地。
山下那个福船岭苏屋背,传说为古练兵场遗址。大进坑畔,有个残存的寨子,名叫寨村,寨村离大进坑水边较远,可想而知,当年水系的发达唉。
生产队时,在秀川山、鸡公山还挖出两面东汉时期的铜鼓。
不知何故,印象模糊了,因何山上本来的桂树变成了松林,但村中还遗存有用于办红白事的桂木柏枝,家中还有老得发黑的桂皮。不管如何,这些山确实是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的明朝,铜锣塘曾是大藤峡瑶民起义的重要活动区域。大藤峡地区由于长期受到封建统治的压迫和剥削,瑶民们不断奋起反抗。曾出现过胡通四(永乐十三年,1415 年)、胡公返(成化二年,1466 年)、胡缘二(嘉靖年间)、胡扶纪(天启六年,1626 年)等瑶民起义领袖。
1972 年铜锣塘屯头渡坝口(即纸厂坝)的山坡上出土“百户所铜印”,共三颗(两颗保存于桂平市文物管理所,一颗保存于平南县文化局),颗重 0.88 公斤,7 公分见方,文曰“浔州卫中千户所百户印”,为公元 1396 年(洪武二十九年)四月所造,这一文物的出土是大藤峡瑶民起义取得胜利的见证。
抗日战争时期,曾有国民军团部驻一个铜锣塘。1944 年(民国三十三年)的桂柳会战-蒙圩之战中,10 月 23 日国军第 46 军第 155 师之一部迫近桂平西侧高地(即现在铜锣塘屯、长龙岭、玛骊山一带),同时日军第 130 大队长竹之内繁南派第二中队长诸石岩太郎大尉率该中队往桂平西侧高地山坳,双方在此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全歼日军一个中队,这次战斗被称为“蒙圩反击战”。至今铜锣塘大风坳、玛骊山一带高地仍保留有营地、战壕、防空洞等战争工事。
民间故事多且引人。那里有鼎锅石的故事,相传民国时期,放鸭佬父子两在鼎锅石旁避雨。听到大石头上有异响,趴上去看到凹进去的石面有一鼎锅银。用草衣遮掩着回村,路人问啥都说感冒,后来真感冒了,医完一锅银后就没事了。
传说世上有个三斤六两的金香炉,一个收破烂的叮叮佬到破庙里避雨,闲得无聊称了一下案台上的香炉,正好是三斤六两,于是收入囊中。
再就是除了福船岭苏屋背古练兵场的传说,还有红蓝湾九缸银的传说,传说由于当地一大户人家因逃难带不走家中宝贝,将九缸银埋藏于福船岭,并种下红蓝用于记号,方便日后挖回。这哪里是穷乡僻壤,这是富庶的地方啊。
三条大冲贯城而过。从山上奔驰下来的洪流,是大进坑、秀川山下木窿冲和金牌山边古局冲,条条水路都向下延伸,直至郁江与黔江浔江交融奔向大海。
古城是一个村屯,古城屯更是一座古城,那里有许多文化沉淀。
关于传统。古城,有许传统节日。正月:年卅晚、大年初一,初二开年;二月:初二社日;三月:初二社日;四月:初四社日;五月:初五龙舟节;六月:无;七月:十二至十五鬼节又叫鸭儿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些与中原风俗习惯相同或近似。与桂平市的壮族不同的是,壮族比较注重三月三、六月六和七月七。
这里说说七月十四日。是传统的在对祖先祭祀后,特别注重对孤魂野鬼祭拜。传说,这一日鬼放赦、鬼放假,放一个月假,到八月十四日收假。所以,七月十四后一段时间,农村孩子晚上很少外出,白天也不会去水冲、池塘游泳,害怕着鬼收,回不去!
古城的七月十二整糍粑吃,十三包灰水粽,十四杀鸭(必须有鸭,用鸭背太公过河),十五出嫁女回娘家(阿姑返)。
长大一点坐班车,车费要加收时才听说七月十五叫中元节。
糍粑——糍粑。一般都是头天晚上就浸泡糯米,到第二天一大早,就会起来用自家祖传下来的石磨来磨昨晚浸泡好的糯米,糍米浆直接流到糍粑袋子里。然后把糍粑袋里的糯米浆放到长条凳子上去,用扁担夹,把水夹干。然后再到村里的猪肉滩去买肉。家里有木瓜或萝卜或豆角什么的就用什么,再就添加些豆腐胼、香菇之类,把它们铡碎并炒制成馅,再用糯米粉捻皮,放馅后用手滚成圆球状,便成糍粑。总之,糍粑的馅随着季节而变化,不固定的,七月可以用竹笋做。
古城一般是十二做糍粑吃。
灰水粽——七月十三大家都会包灰水粽。灰水粽要用烧生的木儿灰滤水,再用灰水泡糯米,然后包粽子。通常会提前十天八天到山上去采摘苇横叶,烧制由各种生砍的木儿组成的碱砂灰备用。包粽时,粽叶用水煮沸过青,清洗凉干。再将浸泡过灰水的糯米包成粽子。灰水粽的馅有各种各样的,可以放芝麻的,有中间放中药苏木,也有放绿豆猪肉的。我们这里是包成长条状的。再把包好的粽子放到大锅里煲两三个小时就可以了。
杀鸭——七月十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杀鸭子。鸭子的主要任务是背太公过河,没它不成,没它过不了河。一般都是煮自己宰杀的鸭子来吃,不喜欢吃生鸭肉的就会买烧鸭代替。但祭祀祖先都要成只的出过水的鸭子,祭拜祖先后才能砍碎鸭肉煮来吃。我们小时候养鸭子,就专门养肥到七月十四这一天吃的。
烧纸——每家每户都必须会剪制准备很多烧纸,比如纸钱、纸宝、纸衣服等等。
祭拜——晚饭前先祭拜自己的祖先,用成只的有头有脚的熟鸭和其他菜、粽子、米饭、烧酒等祭祀。烧香、蜡烛和纸祭品。
泼水饭——到了晚上,煮晚餐时都会另外拿三个碗或盘子装些鸭肉、和其他菜、装上米饭、灰水粽先放一边,吃完晚饭后休息一会,待太阳下山后,七点左右就拿个托盘,带上刚刚准备好的饭、菜,灰水粽、蜡烛、香、纸品、鞭炮,就到野外去,到大路边去祭拜没有亲人或找不到亲人孤魂野鬼,这就是特别的日子、特别的风俗——泼水饭。这也是人性化的表现,就连平时没人认领的孤魂野鬼,这一天也有着落!
我们小时候不懂拜的是什么,问大人们他们总是说拜的是“鬼”。
七月十四这一天的晚上,在村边、大路旁都会看到一排排的蜡烛发着光,不同的村在不同的路段祭拜。点好蜡烛,烧了纸品,等一会儿就把碗里的饭、菜全部倒掉给“他们”吃,最后是放鞭炮,端饭菜的托盘拿回来后,都不会直接拿进家里的,反扣着放在外面,等明天再拿进屋。有的连饭碗都不带回来。
二、桂平的地域文化特征
桂平市的地域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元文化交融:桂平市地处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特色。如壮族的歌舞、汉族的农耕文化等。
二是独特的自然环境:桂平市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山水相依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
三是深厚的民间传统:布山地区的民间传统丰富多彩,如传统节庆、婚丧嫁娶等习俗,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桂平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近年来,桂平市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大力支持,桂平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桂平市积极发展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等产业,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桂平市还注重社会进步,积极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布山之桂平的未来发展策略
针对桂平市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策略:
一是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加大对古布山地区文化的保护力度,传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特色,提高桂平市的文化软实力。
二是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积极推进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的升级与转型,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竞争力。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来桂平市发展。
五是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五、结论
桂平市作为布山地区的核心区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通过深入分析桂平市的地域文化特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以及未来发展策略,可以看出桂平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应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和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实现桂平市的持续发展与繁荣。
总之,布山之桂平论古今旨在探讨桂平市在古布山地区的文化、历史及发展地位。通过深入分析地域文化特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以及未来发展策略等方面的问题,为桂平市的持续发展与繁荣提供有益的参考。(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