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要开始将正念纳入生活了,像是阅读、写作、健身一样,成为每一天自然而然启动完成的事,成为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金刚经开头有人问佛陀:云何降伏其心?
是啊,如何降伏其心?在每一个貌似平静生活的身体里,都有着一颗难以降伏的心,心猿意马,心像是一只动荡不安的猴子、一匹任意驰骋的野马一样,在毫无限制的精神世界里,无拘无束。
身体受环境、自身的局限太多,而心却有无形的翅膀,完全不受时间空间体力能量的限制,可以想像任何一种可能,只是并不是如人所愿。
在我们的心里,有太多的混乱、无序、不安、焦虑,而又一时一刻都不止息,像是瀑布的水流,不断不断地堕落下来,连绵不绝。
正念是对心的锻炼,借由练习,让心可以安住。
也可以说,正念就是降伏其心。
心需要被降伏吗?当然需要,这也正是佛陀要解决的问题,在提出皆苦的概念后,还要解决皆苦这个问题。
为什么皆苦?因为无常,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缘具会的产物,在这一刻是这些元素的因缘具会,在下一刻又是另外一些元素的因缘具会,没有什么恒常不变的存在,一和一切一样,都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既然无常,也就打破了执念,执就是一种要求事物按其预想的念头,这个念头的假设就是,世界应该如我期望的那样发生发展,随我心意。而无常的核心是无法预期无法恒定,皆空。空无一物还有什么可执的。
这只是在道理的层面解释了降伏其心,在术的层面上,仍需要不断修炼才能达到放下、平和、从容的状态。
这个修炼的方法就是正念,正念近些年很是火爆,以致于很多的培训、组织应运而生,鼓吹能达到什么样什么样的效果,似乎是糟糕人生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而且需要非常专业的学习才可以。
这就和呼吸、心跳培训一样,你当然可以说,呼吸和心跳是人最重要的生存方式,但是这需要学习,需要专门的教育来学习就有点扯了,这明明是人人可以非常自然掌握的生理机能。
正念也一样,非常自然和简单,当你开始想锻炼身体时,你想得到的是跑步游泳骑车,强化自己的体力和耐力。当你想到修炼自己的内心时,你也可以想到正念。
正念就是将心安放于当下,不再纠结于过往或是焦虑于未来。
定一个锚点,可以是你的呼吸,这最为直接,将关注点放于自己的一呼一吸,体会呼吸的感受,气体随着呼吸进入和离开你的身体,你或深或浅的呼吸,与世界息息相关。
这个锚点也可以是你正在做的事,不管是什么事,或是吃饭、或是散步、或是工作、或是和人聊天,专注于当下正在做的事,全然将注意力集中于此时此事,感受这件正在做的事本身。
当集中注意力成为一种习惯,那种混乱的散漫的心猿意马就消失了,整个人清晰起来,沉浸于真实的状态,而呈现出从容、自在、真实。
体验到正念的好处后,自然会坚持下去,也许不能说坚持,因为这样带来的心意澄明,是会让人一再地重复的,而无须调用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