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什么仇什么怨可以算得是大怨?什么又是余怨?怎么个和法?为什么和大怨必有余怨?有可能彻底消除余怨么?
《老子》首先是一本政治学著作,在这个意义上,老子所说的“大怨”就是“民”与“上”之间的矛盾对立,第74、75章集中描述了这种矛盾对立。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怎么化解这个矛盾呢?儒家的方子是要求统治者自律、爱民,以缓和等级制度所带来的紧张对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道家认为,这个方法不究竟,“和”只是症状解,不能解决根本矛盾。和大怨,必有馀怨。
可是儒家认为,我给出的就是根本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歧呢?因为儒家认为,等级制度根植于“爱有差等”的人类心理结构,是人类社会的固有属性,不可能消除。而道家反对这一点,道家甚至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更别说等级制度了。道家学说的底层逻辑是“齐物”。
搞清楚儒道两家的分歧,我们就知道“馀怨”是什么东东了?在道家看来,馀怨就是等级制度。有可能彻底消除馀怨么?道家认为能,他们开出的方子是什么呢?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杨朱说:
“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杨朱的学说是不是很象近代西方的个人主义。杨朱的学说太超前于他的时代了,他试图最大限度地确立人的独立性,可惜他生在了中华农耕文明生态圈,而非西方近代的商业文明。农耕文明安土重迁,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是先天的,不是选择的结果,最大限度的个体独立性就等于最大限度地切断人与人之间的本来就有的联系,这办不到。老子没有这么极端,老子开出的方子就是下一章要说的“小国寡民”,退行到原始氏族社会,生产所得刚好填饱肚子,没有剩余产品,阶级消失了,馀怨也没有了。
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这句话进一步论证了为什么“和大怨必有馀怨”。
“德”是什么意思?从政治学视角来说,这里的“德”指的是儒家的德政。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百家争鸣不是各个学派一起跳出来嚷嚷,而是有时间顺序的。事实上是1+N家争鸣,1代表儒家,是承续传统的改良主义。N是墨、名、道、法、农等各家,其他各家的学说都是建立在对儒家方案的批判的基础上的。就好比西方近代哲学发展是以继承和批判亚里士多德为主线展开的。西方心理学发展是以继承和批判弗洛伊德为主线展开的。
儒家学说的关键词就是德政、民本、礼乐、仁义、教化等。这些关键词都成了后续各家立论的靶子。
什么是为善?
《老子》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家的“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为善就是遵道而行,遵道而行就是走“无为”的路子。
在道家看来,儒家“抱怨以德”,是在德的层次打转转,是有为,离道还远着呢。
如果“以德”不可以为善,那怎么才能为善呢?无为呀。以“无为”来对治民怨沸腾的世界,才是真的善。“以德”是有为。为什么“以德”是有为?因为以德是有心而为,有什么心?两种心,一是地位上的优越感,二是期待回报。这两种心就是“馀怨”发生器。
我们今天回看历史知道,儒家道家的方子都不行,反倒是法家的方子管用了, 法家倡导的就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不过法家只做了第一代创业者,到手的江山很块就把道家和儒家接管了。
说完了政治学视角,我们再回到现实生活,看一下老子关于“怨”的论述在当今这个时代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发?咱们要稍微扯开一点,结合冲突管理来说一说。
首先,我们要再来审视一下什么是“怨”?
篆文的“怨”字有两种字形,都是心字底,区别在于一个是“夗”字头,另一个是“令”字头。综合起来大概能看出怨字的本义:
首先,怨字从心,表明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其次,怨字从令,表明这是一种跟命令相关的负面情绪,是处于下位的人、处在被动情境中所产生的委屈感。
再次,怨字从夗,表明这种内心的不满,通常只能以委婉的方式来表达。“夗”是“腕”的本字,手腕是人体最灵活的部分。
从冲突管理的角度,我们可以定义,“怨”是内在的心理冲突。
心里有怨是好?还是不好呢?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子曰:「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琢磨孔子的意思,似乎是不好不坏,因为”怨“是一种情绪,你不能控制它不发生,关键在于你如何处理”怨“。孔子的意思是,你要表达出来,不能窝在心里,而且要有技巧地表达,比如借助《诗经》。
如果你不善表达,有一天它自己喷出来了,就是“大怨”了?
到了大怨的程度,通常靠冲突双方自己很难解决,需要第三方的介入,比如咨询、调解、仲裁。
第三方介入来调解冲突的动作就是“和”,和事佬就是这么个第三方角色。只有大佬才能和事,一般人还不行。
和大怨,必有馀怨。第三方的调解,着重在于规范双方的行为。内心的层面,是难以触及的,通常要靠双方自己去疗愈。
这里的馀怨,可以看成是滋生内在心理冲突的种子,追问到底的话,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馀怨总是存在的,不可能消失,消失了这个世界就无趣了。换一个角度看,余怨也是创造力的源泉,这正是中国文化崇尚“和而不同”的原因。
只要是两个人相处,不可能无怨,无悔倒是有可能的,所以重点在于怎么应对。那么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对”怨“的策略呢?
本章老子提出了两条路线:报怨以德,和报怨以无为。
熟悉《论语》的同学都知道,孔子提出过"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
综合起来就有四种:以无为报怨,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以怨抱怨。
”以无为报怨“我们就不说了,这个境界太高。”以怨报怨"我们也不说了,每个人都会,也知道解决不了问题,但又戒不掉。
我们重点谈一谈“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的区别。
“以德报怨”有难度,你有这个肚量吗?前面我们说过,以德报怨是有心而为,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以德报怨,那你肯定认为自己在道德上胜过对方。既然有了道德优越感的心,必然是要期待道德优越感方面的回报,比如在声誉和地位方面的认可,不一定是期待对面这个人回报,更有可能是期待从其他地方得到回报。这两种心一起,别人的怨可能没了,我内心的怨已经起来了。这也是为什么道家不认可“以德抱怨”。
孔子也觉得“以德抱怨”太曲高和寡了,普通人根本不能领会,所以他给出的操作性建议是“以直报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可不是针尖对麦芒,那跟“以怨抱怨”没啥区别了。
如何理解这个”直“呢?
《左传·昭公十四年》:仲尼曰: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平丘之会,数其贿也,以宽卫国,晋不为暴。归鲁季孙,称其诈也,以宽鲁国,晋不为虐。邢侯之狱,言其贪也,以正刑书,晋不为颇。三言而除三恶,加三利,杀亲益荣,犹义也夫!
这是左传记载的叔向去世后孔子对他的评价,说他是古之遗直,一个真正的”直“男。孔子给出的例子是叔向行事合乎道义,不包庇亲人,三次曝光他哥哥叔鱼的罪恶。这个例子说明,在孔子心目中,所谓的“直”,不是直来直去,而是能够践行核心价值观(道义)。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rǎng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隐“有规劝的意思,不是简单地隐瞒。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意思是父亲能够规劝儿子,儿子能够规劝父亲(赶紧把羊还给人家,赔礼道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小范围解决的咱们坚决不麻烦官府。这个例子说明,孔子心目中的“直”,不光是能够践行核心价值观,方式还要灵活。
解读第23章时我们说过,“德”的层次就是坚守核心价值观的层次。由此看来,以直报怨就是以德报怨。
”德“有个异体字”惪“。德就是直心。甲骨文的德和直是同源的。
我想孔子是知道“以直报怨“和”以德报德”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他老人家为什么要加以区分呢?我猜想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真正的以德报怨一般人听不懂。其二,“以德报怨”在当时已经被误解为无原则地“包容”,“大人不计小人过”,以至于在实践过程中被乡愿化了。因此孔老师才给出了一个更为简单直接的指引“以直报怨”。
但是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以直报怨并不容易,它要求一个人在面对冲突时能够:
1,直面冲突,相信冲突也是机会,可以化冲突为创意。
2,直面对方,威武不能屈,站直了别趴下。
3,直面自己,知道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并且坚定不移地践行。
这三条哪一条都不容易啊!
最后再回到老子的文本,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儒家看来,以德(直)报怨,可以止于至善。而道家不同意,因而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