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期中考试来得格外晚,课上完了要好好复习啊,于是我忙着在网上去搜试卷,修改,最终组合成了我较为满意的一份模拟试卷。这复习力度还不够,我又开始琢磨复习宝典了,前后利用一周晚上的时间终于大功告成,然后去打印出来,人手一份。
忙着改试卷、讲试卷,感觉自己越来越啰嗦了,时刻在提醒学生:一定要认真审题!一定要把字写工整!甚至于把全部的默写都读背了一遍,学生累,我也直不起腰了,但是我别无他法,除了这样面面俱到,还能怎么办?也许我的性格过于谨小慎微了,总怕有所遗漏,最终学生可能也没记住多少。
今天下午考试时,我翻看了一下卷子,好几个阅读题原题都做过,也详细讲过,但是我对学生的成绩还是不抱希望的,因为他们只是答案的搬运工,不去思考为什么会是这个答案?压根没有理解它,只是单纯完成任务而已,对此,我觉得根源还在我身上,是我教育不得法,非常简单的阅读答题技巧我强调了无数遍,学生还是不会。今后我得进行课堂改革,不能像原来那样,自认为兢兢业业,把自己累个半死,结果还是不太理想,那我就是在做无用功,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我得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管是写字、朗读,还是练笔作文都要让所有人参与进来,不能再让他们当旁观者,否则只会涛声依旧,得不到应有的进步。
我也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老师在大环境下也只能一分一分和学生计较,除了用一根鞭子催促所有的孩子往前跑之外,也没有思考这其中有些是黄牛有些是快马,他们都是否经得起鞭策?我想这需要大智慧去重新审视课堂和改造课堂,不唯分数论,但也要重视分数,毕竟这是一项极其重要也比较公平的评价标准,但愿我能有所长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