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范畴中,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为什么非要在能力前面加上年龄范围,难道具备能力超龄就不具备工作资格么?40的我失业了,在人到中年的时候,在大疫时代的第三年,同样躲过了开始,却没有躲过结尾,就在我认为疫情即将结束,公司逐步正规扩大化的2022,风云骤变,先是上级领导离职,紧接着一系列的操作让人猝不及防,整个就业环境突然恶化,不断的有周边大厂连夜裁员的消息,不安的心情充斥着这段时间的每个时刻。担心的还是会来,上午还在布置工作的我,下班前突然被叫到会议室,说公司架构重组,不再需要我这个职位,并让我马上签字离职。紧接着就是一波谈判式沟通,一天后双方达成一致,到了最后一次下班,当我把自己东西全部收好,跟同事一一道别,离开公司的那一刻,不仅长叹一口气,此刻四个字最直接的形容我此刻的心情:全凭死撑。
中年失业不如狗,真到了这个时刻依然还是要强打精神,不停的给自己洗脑,认真的投简历继续找工作,可是到处都是35岁的年龄界限,到处都是给年轻人的建议和规划,人到中年的我们努力过了依然是个素人,面临失业,依然惶恐,不知何去何从?现在的我已经感受不到自己几年前信心满满跳槽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了,取而代之的满是中年的沧桑。离职的当天我在回家的路上给远在上海的闺蜜去了电话,聊着聊着还是没忍住红了眼圈,闺蜜说我没办法劝你什么,说再多都是空话,我同样也有这种担忧,真到了那一天,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父辈总是告诫我们凡事要懂得居安思危,要未雨绸缪。可是一向坚信此理论的中年一代,却依然看不清前方的路是平坦大道还是一个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