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迷茫的阶段,尽管迷茫的点可能不同。】
最开始知道写作变现纯属偶然,了解到的变现形式也很单一。
刚开始,我的写作的热情全来源于月入过万的诱惑,所以疯狂写,疯狂用力,但渐渐发现,自己的努力与收益不成正比,进而陷入迷茫与焦虑。
《文心》一书中说:“总想着创作,最容易浮夸、失望,没有忍耐而求近功,实在是苟且心理。”
于是,我重新审视自己,与自己对话。
写作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喜欢。
所以,写作期间,切记避开功利心、比较心、得失心这三心,而要找回自己写作的初心。
对此,五条写作建议与你分享:
1.行动力:行动力是驾驭任何技巧之上的捷径。
自己是一个典型的拖延症患者,总是想的很多,做的很少,所以总是感到焦虑。
后来,渐渐明白,解决焦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立刻去做让我焦虑的事。
想法之所以为想法,是因为想法只存在于脑子里,当想法被付诸于行动,那么,想法就不再是想法,而变成了经验。
2.和自己比:只有回过头来,才能看到最真实的自己。
其实,无论做什么,我们都不要和别人比较,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别人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
我们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好自己。
如果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仰望他人,轻视自己,那么我们就总是不满足,而忽略了身边的许多美好。
专注于自己,不羡慕,潜心努力。你想要的,时间都会给你。
3.每天练笔: 坚持太难了,放弃很容易,但请继续坚持写作。
《成为作家》一书中就有说过,无意识写作可以让写作风帆大步向前。所以,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无意识写作。
清晨练笔就是一个有效方法。每天比原本起床时间早起半小时,这期间,不玩手机,不看书,就随着脑子里的所思所想,进行键盘敲击,开启无意识写作。
当然,每天的输出也不能少。我们可以每天选择特定的时间段进行写作,其目的在于坚持,养成每天输出的习惯。
4.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然后深耕。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写作方向,可以先每个领域都试一试,最后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或最得心应手的领域,继续深挖下去,坚持创作。
5.读写结合:不能一味地输出,输入也很重要。
没有优质输入的输出,最终都会枯竭。所以坚持阅读,持续输入。
那应该如何阅读一本书呢?
我认为,读书之前,首先可以先去了解一下作者,比如作者的身份、经历,以往的写作风格以及目前的状态。
作者的经历和阅历会对一本书有很大的影响,往往会决定写作的视野和观点。
而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也会和他的心态转变有所联系。
譬如消沉抑郁时期的太宰治写出了《人间失格》,而《奔跑吧,梅勒斯》却是对生活的向往,是太宰治经历婚姻走向正常生活的作品。
正所谓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了解完作者,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阅读全书。但发现一些书很难读下去,可以试试以下4个方法:
a.快速略读:适合难以读懂的名著等,了解大概后再回过头去深挖。
b.通过标题、章节名称寻找中心论点:适合社科、科普等知识类的书籍。
c.看相关的书评或讲书稿:适用于一些枯燥的书,可以做个大概了解,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认为值得读的书进行阅读。
记住,阅读是一种兴趣,有兴趣才能坚持,放弃不感兴趣的并不可惜。
d.不要纠结于某句话或某个观念:当你通读全文后,或许会理解之前困惑的点。
当然,每读完一本书,不要忘记及时复盘和输出。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好好生活,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悟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