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拎着行李,收拾好着装,匆匆出门与外面等我好久的阳光撞了个满怀。
因为今天我要来一次最好的旅行——回家。
家总是一个人灵魂栖息的地方,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大,为了工作和儿时的一些梦想总是不停的奔波,在外经常工作忙碌的有时候都顾不上联系家里人。也许不能常回家的人最能明白家对于我们自身的意义。
那时候,我总是坐在奶奶爷爷身边,我的世界只有亲人,也只有离家几十公里的周围。爷爷奶奶都还很健壮,奶奶常常为我们做一种我们当地的面食“搅团”,这种“搅团”其中又以荞面做的最为劲道可口。我和妹妹早早就拿着碗等在奶奶忙碌的锅前,常常被奶奶骂着支开,也总是厚着脸皮又一步一步的溜回来。那时“搅团”的味道,我没有记住多少,记住的都是一家人齐齐整整的围在一个桌前,我和妹妹负责逗大家说话(农村家庭都感情比较内敛家人之间不会表露),一家人快快乐乐的吃一顿饭。
那时候,农家人都要靠天吃饭,一年风吹日晒,春耕夏织,秋收冬藏。记忆中,每次到收小麦的时间,爸爸再累也总会熬夜看天气预报,提前想着明天的麦子怎么处理,像我爷爷他们这辈人不看新闻,只需要早上起来看一看天上的云就能判断今天的天气情况,有时候比电视里播的预报都准。这种神奇的技能也一直让我好奇想学,直到后来慢慢才发现,原来这是生活积累。夏天的雨又时常变化不定,常常晴朗的天气突然就风雨大作。这个时候,全家人顾不得形象,一起迈着腿在田间奔跑者拯救刚收下的小麦,把他们快速的摞起来,有的还需盖上防水布,防止被水浇上让辛苦收割的小麦发芽。
那时候,田间的劳动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捡麦穗,被收过的小麦有些在捆绑时会漏掉,我和妹妹的主要任务就是用篮子把它们一根一根捡起来,因为麦穗散落的地方不集中,常常需要连续的弯腰起身让我们苦不堪言,对家里长辈抱怨,他们会以一句经典话回应我们,小孩子哪里有腰。那时候的田间地头一步一步也留下了我们丈量过的痕迹,与现在来说留下的都是给我们的最美回忆。可惜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要不然真的应该好好记录这一切。
这些年在外面闯荡,可是心里念念的还是家,时常想回去在哪里守着父母,伴着日落把日子过的简单一些,但种种现实的无奈让人总是在做着逃离家乡的事。我们常常在工作中压抑也常常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里慢慢的冷漠人间真情。我第一次到城市才发现城里人连家里对面的邻居都不认识,小区里上上下下彼此一碰头,面孔冷漠的像从来没有见过的“陌生人”。当然,近几年我也渐渐地染上了这种城市病,连家乡的亲戚间我都表现的谈谈如水。城市对我太不习惯,但后来慢慢意识到我不习惯的是家不在这,一个人总是无根的感觉,亲朋好友给你的总是意气风发的一时感受,常常宴会小聚后都是一片落寞和无根的空虚感。
不知道爱旅行的人是不是和我一样,都是以看看外面自己没见过的世界,尝尝自己没有吃过的美食佳肴为目的。以前我喜欢外面的世界,它总是花花绿绿给人实现梦想实现报负的魔力,现在我则喜欢往家里跑(有时多半没有时间)喜欢家乡的山山水水,喜欢家里的自由自在。
当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逃离家乡,连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儿时的玩伴多半四散在远离家乡的城市。家乡也越来越冷清,每家每户多的都是空落落的屋子,少了那么多儿时大家忙完一起在地头槐树下聊天分享食物的快乐光景。但是我相信,家还是家,就像过年时不远万里赶回家过年的游子一样,这里没有那么多物质的判断,有的是心心念念的灵魂皈依。
此刻,在路上看着窗外的田野风光,我心里世俗的欲望也被净化的没有一点点波澜。对我来说,最好的风光都在回家的路上。最好的旅行就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