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开完教师大会,寒假算是结束了。
去年下半年,从小学换到高中,刚开始那会儿,每天手忙脚乱,所幸得到组里前辈们的栽培和指导,顺利入门。
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经过半年的适应,虽已基本掌握高中的教学模式,想要独当一面,还需要好好修行。
今天校长在教师大会上对教师成长做出了以下几条要求:
其中,对新教师的要求是:初级教师每学期至少听25节课,三年内的青年教师要求手写教案。对照这两点衡量我去年的工作,勉强完成任务。
但在手写教案这一项上,我存在严重的拖延症。有时候忙起来,比如因为举办活动、批改作业,导致当天没有时间写教案,只能事后补锅。
其实,每次事后补教案时,心里都挺后悔的。
事后补教案,其实是事倍功半的做法。
正常来说,写教案是为了备课,通过写详案,教师可以梳理上课思路,更好地站稳讲台,组织教学。可有的时候,当天来不及写,为了完成学校任务,只能事后补锅。但这节课已经上过,补写的教案,作用不大,花的时间却是一样的。
所以,这种做法不可取。
去年入职时,科组长蒋老师就跟我说过:“年轻教师刚入职场,除了教学,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杂事,但你要记住,不管多忙,都要把提升自己放在第一位。”
这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但在实践中还需继续加强。现实中的我,一忙起来就慌了神,时间管理上还欠些火候。
这个学期,依旧不做班主任,希望能够认认真真完成教学任务,力争课前完成手写教案,拒绝事后补锅。
想做到这点,也就意味着,一些该偷的懒还是得偷。比如,放弃作业全批全改,每次抽查一部分的学生作业;利用好班干部的力量,组织好常规作业的检查和推进;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杂事……
“偷懒”不代表敷衍工作,而是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我相信,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偷来”的时间闭关修炼,我能更好地服务学生。
总之,拒绝瞎忙,见缝插针,留出时间提升自己。除了写教案,也要多看点专业书,向专业人士取经,争取提高教学效率,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