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如果你对一些人赋予强烈的期待,这份期待就会奏效
武志红:如果说,自恋是人类的本质之一,那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对自己说:你是好的。越是重要的人告诉你:你是好的,这个影响力就越大。特别是在我们的自我还比较弱小的时候。假设我们把来自外界的反馈比喻成镜子,那么在所有的镜子里,有一面会对人有巨大的影响力,这面镜子叫做权威。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最大的权威。
按照罗森塔的理论,如果父母对孩子有强烈的、发自内心的期待,那这份期待很有可能会奏效;
这份期待甚至不需要用语言的直接表达,只要发自内心的默默的期待即可。
以前,在我们农村里,通常都会给自己的小孩取一个乳名,诸如阿猫阿狗、乌龟什么的,很卑微的但有很强的生命力的动物,寓意孩子健康成长;
这些看似完全没道理的事情,现在想想其实也是符合 罗森塔效应的。
现在,自己也已经为人父母,也在想,对自己的孩子,怎么样的一个期待才是正确的姿势?
尤其像我们这种从农村出来的孩子,重要的是到现在还没有特别成功的人,多少会有些自卑的心里,总觉得我们这样的出生条件,孩子是不太可能特别的优秀的。如果真的带着着这样的观念(这样的期待)来养育我们的孩子,很有可能我们的孩子的人生可能真会像我们预言的那样,这不是一个巨大的坑吗?
用我们已经成为过去的事实来预言我们孩子未知的未来,这是一个多么不负责任的期待。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停止这么去想。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好的预言都会成为现实,也不可能天马星空的去想孩子未来咋样咋样,孩子就真的会咋样。作为父母,我们对世界有一个基本判断,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孩子有一个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期待,发自内心的期待,其实还是很有可能成为现实的。
这就像我们给员工定目标一样,总要要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才是最合理的,也是最有可能成为现实的。
而对于孩子来说,这个跳一跳的跨度可能会非常的大,那为何不对孩子有一个更高的期待呢?
笑来老师说,人要活在未来,企业也要活在未来,我们要对我们孩子对我们的企业有一个好的期待,这样,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企业一定会越来越朝着我们的期待迈进。
延伸一下这个话题:公司对于他的员工来说也是权威,那么,罗森塔尔效应也奏效吗?
1)他需要一个时间跨度,这个效应才能显现出来,公司有这个时间来等待他发挥效用吗?
2)对于公司额很多员工,与孩子不一样,很多人是有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对他的那种期待会效果吗?从实际经验来看,这种改变是很困难的,因为很多人自己根本就不想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