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朋友圈看到了这样的一个等级表,是关于孤独的。一级是一个人逛超市,二级是一个人去餐厅,五级是一个人吃火锅,九级是一个人搬家,十级是一个人做手术。说实话,作为一个男生,我在最开始看到这张表格的时候有一点不屑。尤其是前几级什么逛街啊吃饭啊看电影啊,在我看来就应该是一个人才对啊。尤其是看电影,我最爱一个人看的,因为看电影的时候,特别讨厌旁边有人说话。而有的时候呢,你的同伴就是一个特别喜欢讨论剧情的人,实在是令人头疼。不过一个人搬家一个人做手术的话确实有点让人心疼了。不知道是该开心呢,还是该难过呢?这里面大部分的事情我都做过。而从小就喜欢独立的我也几乎很少感受到所谓的孤独感。倒是最近一个朋友给我发的消息让我想了很多。他发消息说:“其实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就是我努力了很久,终于通过了一个重要的考试,我特别开心,却发现没有人可以分享,所以我还是想告诉你,我很开心。”
看完这条信息的一瞬间,我突然发现。原来,孤独的最高级就是我很开心,却没有人可以分享
其实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愿意发朋友圈,不愿意发空间。少年的时候,我总觉得这是一种矫情,一种无病呻吟。甚至认为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任何状态无非就是两种原因,一个是求赞,一个是求安慰。在曾经的我看来,这是一种很可怜的状态。你是多么的自卑,需要在网络上获得别人的认可才能得到快感呢。但是看完这条消息,我突然明白了,没错,人们发状态的意义可能确实是我说的两个。可这么做的原因不是为了让别人羡慕炫耀自己,只是因为在现在的社会里,可以在你最高光的时候就在你身边的人,在你最颓废的时候抱抱你的人,消失了。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我们是不会这样的。那个时候,我们身边都是朋友。社交的圈子很小,都是强联系。你上课被老师刚夸,讲完没几分钟,写着牛逼的小纸条就传过来了。你在镇上的小学艺术节刚表演完没到家,路上的张叔叔,李阿姨就开始夸你有出息了。读了大学,我们开始宿舍生活。每天晚上的卧谈会确实是一个重头戏,今天你和你追的姑娘进度条到0%几了?今天你打游戏生了多少级?那个时候你觉得人生的每一个好消息都是一个炸弹。那个时候不需要去主动的散播,他的威力在你身上引爆的同时,身边的人就已经感受到了。你感觉你的存在是真实的。就像膝跳反射一样,每敲一下你都可以清晰的看到那个脚弹了一下。而如今很多人实实在在的努力生活着,却实实在在的好像是一个透明人。因为你的变化,你的好运,你的大喜事让你感受不到周围的反馈。
曾很长一段时间里思考,为什么开心的事情无人分享更加让人觉得孤独而不是难过的事?都说把难过告诉一个人,你的难过就变成了一半,把开心分享给一个人,你的快乐就变成了双倍。我不是科学家,但是我猜想大家的情绪应该也都是有敏感度的。酗酒的人酒量会越来越大,是因为他的神经越来越不敏感,所以要不断的提高摄入量才能达到他想要的感觉。同样的,当你经历了很多悲伤的事情的时候,可能你的某一个神经也就变得不那么敏锐了。所以越长大,你遇到的难过的事情越多,反而感受不到那么强烈的悲伤感了。同理,好消息带给你的快乐感如果每一次都得不到分享。变不成两倍三倍的快乐,那么你的快乐神经也会越来越麻木,你会越发感受不到成功的快乐。况且,人们总是对事情有所预期。当坏消息来的时候,你本身就把期待值给降低了,落差感就会很小,但是你一定会对好消息充满着兴奋感,你迫切的想要把你的开心告诉全世界,你想所有人都为你鼓掌,希望所有人都对你笑,希望所有人都觉得你真的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当这样的你终于费尽千辛万苦地爬到山顶,你都想好了庆祝姿势的时候,突然发现身旁一个观众都没有,这种落差感,会让人特别难以接受吧。这会让人产生一种自我反思,我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呢?我的努力是不是真的有人在意呢?我真的那么重要吗?所以,当开心的事情发生时,没人分享,才会那么让人沮丧,让人觉得孤独。
而那个你想要分享好消息的人,我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得了100分,第一个想到的是妈妈。我会飞奔回家,告诉他,然后他会开心的给我两毛钱,我就觉得全世界都是糖果的颜色了。长大一点,我考上高中之后,第一个告诉的人是我的奶奶。因为我是他们已经不多的人生里最后的期待了,这种好事我不想耽搁一分钟让老人家知道。而我们越发觉得孤独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离他们越来越远的过程。离开家就离开了爸妈,毕了业就离开了爷爷奶奶,就像是那个问题,如果你孤身一人在海上漂泊,小船在不断的下沉,你一定要选择不停地扔下一些东西才能使小船不沉。为了走得更远,为了在这无边的大海里活下去,我们迫不得已开始丢东西。最终我们获救了,靠岸的那一刻,我们开心极了,可是回头一看,身边已经没有陪着你的伙计了。
我们生来就是群体动物,就算取得了再高的成就,如果无人可以分享,还是会感觉少了点什么。这是因为唯有深刻的联结,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在这个世上存在的意义。我们渴望信念,热情,与他人亲近,我们渴望爱与被爱。
很多人寻找情感寄托的方式是养宠物或者是追星。当在这些方式中获得了一种亲密关系功能类似的情感连接之后,现实中的你就不会显得那么孤单了。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其他人的需要也会发生变化,过去所经历的感情会影响我们未来对于亲密关系的选择。当然,还有一些现实因素,比如时间,距离,甚至是金钱压力。
我记得我妈说过一句话,她说,你们这代人呢,就是太独立了。没错,我们好像什么都能干,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我们好像不需要别人一样,可以活得很好啊。在一档真人秀节目里,模特刘雯被安排跟阿雅去北极淘金,当晚的真心话游戏里,刘雯被问到你最糟糕的约会经历是什么?她笑着说,自己从来就没有谈过恋爱。工作就是她的男朋友,她的工作也很快乐,没有什么遗憾的事儿。但是导演说了一段话,让刘雯瞬间泪幕。他说,除了父母和一些亲人,我们还是需要其他亲密关系的。肯定有一些你觉得遗憾的事,所以你只是选择性的记住了快乐的事儿。刘雯文突然有一些哽咽,用帽子紧紧地照住自己的脸,抹掉了泪水。成为模特之后,刘雯已经很久没有自己的生活了,她甚至把自己比成一个机器人。每天的行程就像是流水线,工作,拍照,出席活动采访,周边围绕的都是萍水相逢的工作人员跟陌生人。她拖着一个小箱子,就像是一只蜗牛一样奔波在各个城市。而这次拍摄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单独出游,当经纪人嘱咐她好好享受这仅有的三天假期吧,她终于掩饰不住地哭了出来,因为她真的太久没有一份独立的时间去感受自己的喜怒哀乐。来到这里淘金,她一度很羡慕同情的几个女孩,她们活得潇洒,敢爱敢恨,也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其实,在没有聚光都没有舞台的地方,刘雯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孩。穿着简单,带着大大的框架眼镜,会哭灰笑,渴望爱与被爱。只是其他人看不见而已。在跟阿雅独处的时候,刘雯描述自己内心的理想国度,有山有水,但一定要有爸妈和爱的人。她说,因为我觉得无论哪里再好,如果你只有一个人的话,就像今天晚上一样,就是如果没有人跟你分享的话,应该还是会很寂寞吧。看节目的时候,弹幕里很多人跟刘雯一样,每天独自穿梭于工作与床铺之间,嘴上总说一个人真好,但还是在某一个时刻很想逃离现状,渴望一份理解与陪伴。我不需要你承担我的负能量,我只想在开心的时候有个人,可以给我一个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