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叫阿东的读者来信说,他在国外念大学,学习遇到了麻烦。
原因是他看书的速度非常的慢。
有多慢呢?
他看书的时候需要一个一个字读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把整句话看完整。
但是段落太长的时候,读到后面的句子时,就忘记前面的句子说了些什么,然后又不得不回过头再看看前面的句子。
而且常常会分心,有时候看着书上的一段话,思绪就飘到好像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过几分钟回过神来后,又不知道看到了哪里,不得不从头再看。
他说在国外念书和国内不同,除了课本,有时候教授会给学生推荐很多其他的书籍,但是按他现在读书的速度,别说推荐的书籍,课本都不一定读得完。
他觉得很有压力,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阅读障碍。
chapter 1
邮件中,阿东倾诉了他现在遇到的麻烦,描述了很多在阅读时候出现的障碍。
但我内心有个疑虑:
在国内成绩还不错的他,为什么在国外念书的时候才出现阅读障碍,之前国内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于是,我给阿东回了一封邮件,讲述了我自己的故事,曾经我也是在看书这方面是有些障碍。
我看书也看得很慢,没法整页按顺序看下来,阅读常常是整个段落飘过去的,于是会有些强迫行为。
比如要找出最重要最关键的词,或是只能留意到特殊的字体。
而且,看书不能放得太远,也不能放得太近,否则就有种眼睛无法对焦的感觉。
这些状况,是在念小学的时候开始出现,一直持续到大学。
有次因为违反了课堂纪律,被老师叫来提问,当时语文老师问了句话,我没有听清楚。
因为很害怕,只听到一半:“是不是姓这个吴?”
我就回了句是的。
语文老师用很夸张的音调又说:“你姓蜈蚣的蜈呀!”
接下来就是班上的哄堂大笑。
我这才反应过来,语文老师故意问了个这么有恶意的问题。
我连忙说不是,那时候的我觉得很羞耻。
而此后我的语文学习更是一落千丈,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喜欢看书。
chapter 2
我在邮件里也让阿东回忆,他的阅读障碍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在国内念书的时候,是否有发生过一些难以忘记的事情。
阿东回信中说,这种状态好像是慢慢就有了。
可能在国内读书的时候就有,但是因为学习内容的信息量没那么大,所以也没太大感觉。
直到去了国外念书才越发觉得吃力。
难忘的事情,他说想起了刚刚升上高三时的一件事。
一直学习不错的他,平时很受老师们的喜欢,常常会收到老师的表扬。
但是高三新的老师不这样,阿东说,似乎感觉到新的老师对他有成见。
新的老师教物理,恰好又是班主任,很少表扬他,甚至会挑刺。
阿东说有次班主任当着全班的面说,不要觉得成绩好就翘起尾巴,以前成绩好不代表现在成绩好,也不代表将来成绩好…。
渐渐地,阿东觉得上物理课越来越没劲。
阿东说,只有这件事印象深刻。但好在他选的是文科,物理这门科目,只是综合科考试会出现,哪怕不上物理课,也不影响到他总成绩。
但这件事,好像看起来好像和他现在的阅读障碍也没什么关系。
chapter 3
一时间,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理解他的现状。于是,我分享了自己面对障碍摸索出来的办法。
因为我总是跳跃式的阅读,为了防止内容飘走,我会去看别人做过笔记、划过横线的书。
如果是新书,我也是大致浏览,然后随意划一些可能是重点的句子或段落,再重新看一次。
这个方法不好的地方是,常常会漏掉一部分重要的内容。
好处是,符合我的阅读思维和习惯。一眼看过去,不用太用力去看,好像段落里面就发现了重点似的。
这样能够减少焦虑和受挫感,另外也逐渐练习和提高了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我告诉阿东,这个方法只是针对我自身的状况,并不一定适合他。
但是他也可以像我这样,试着找出针对他自己的办法。
我也希望,我自己的经历可以给他带来一些鼓励。
chapter 4
后来,阿东加了我的微信。他微信上告诉我说:他试了我的方法,好像也有效果,起码阅读起来不会走神。
每次他发来留言说,觉得自己好像忽然没有了障碍的时候,我都会回复他一些支持性的话语。
最初的几次,我真心替他开心,但后来我有点烦了,因为他没多久就会发消息说他看书的结果。
于是,我开玩笑和阿东说,是不是把我当成了读书打卡机。
他没有理解。
我又解释说,他似乎没过多久都要向我汇报阅读成果,有点像现在的网络读书会似的,每天来打卡。
阿东反思了一下说,他确实有这么种感觉。
平时看书看完一小节觉得很高兴,之后就得吃点东西,玩玩手机游戏,或者找人聊聊天,然后才能继续再看书。
他一直认为,这是他的一种习惯,但这也很有可能是问题所在。
我又让他联想了一下,高三班主任的那些话,是说给全班听,还是特意是指他,有没有可能是班主任为了激励全班同学才说的。
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班主任平时对他表扬得少,而让他觉得当时是在说自己?
每看完一会书发消息和我汇报,有没有可能也是想在我这得到表扬?
阅读就像有个追求表扬的动力在起作用,这个动力有没有可能在寻求和期待别人的关注?
如果在外界得不到,就自我满足。
比如看会书后,需要吃点东西玩玩游戏聊聊天。
而这种行为不断的强化,是否就产生了所谓的阅读障碍?
chapter 5
几天后,我又收到了阿东的留言,他说,那几个问题让他有种爆发式的觉察。
他说的确从小都很在意别人的夸奖,他也确实是学习好,常常在父母老师那得到奖励,这仿佛已经变成了他学习的动力一样。
但是,在国外的学习生活很不一样。
不会像以前有那么多人围着他转,而且这边什么都要靠自己,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有语言知识,他不再是以前的NO.1了。
我建议阿东试着减少寻求表扬的刺激,把对学习的外在动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
这些习惯不是马上可以转变,但可以慢慢改善,毕竟他不是天生的阅读障碍症。
「 阅读障碍 」,简单来说是指孩子的情感、智力都正常,也接受了相应的教育,但阅读水平与智力水平不相匹配。
产生阅读障碍的原因有很多。
有生物学方面的因素,也有很多是因为现实的教育、情绪的影响而逐渐在孩子心中内化成的一种行为模式。
这需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诊断。
如果是生理性的阅读障碍,可以进行科学的训练进行矫正治疗。
如果是心理性的阅读障碍,可以寻求心理辅导的帮助。
阅读和学习,本来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但是我们被期待、被指责、被嘲笑,本该是快乐的事情,却变成了被扭曲的障碍。
更不要说,那些真的有阅读障碍症的孩子,他们常常因为不能阅读而被老师骂,被父母认为不认真听讲,被同学认为行为不正常。
没有人看到他们为什么停滞在那里,没有人走到他们的心底去帮他们一把。
有些阅读障碍不是天生的,即使是天生的,也并非是不可逆转的缺陷。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就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个有阅读障碍症叫伊桑的男孩,他是众人眼里的捣蛋鬼。
他患有阅读障碍,却被认为不够努力;
他有卓越的天分,却被认为不务正业;
他动手能力不足,却被认为愚蠢笨拙;
他的努力其实是无助,他的捣蛋其实是恐惧;
他的父亲只看到他的捣蛋,于是把他送到管制学校,却看不到他内心的恐惧无助与孤独。
直到他的老师,用耐心照亮了伊桑独一无二的天赋。
我认识的一位有阅读障碍的朋友说:别人都轻松地读过去了,但自己怎么也跟不上,那种自卑和羞愧似乎都不重要了,因为孤独才是最可怕的,我多想被人真正的看见。
学习,不是简单而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
孩子,更是充满情感、拥有无限可能的个体。
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多一点耐心,也许真的就改变这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
作者:吴在天,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行业从业7年,始终在自我成长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