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很忙碌,周末决定出去散心,带着父母一起徒步,来到天山大峡谷,人间四月,这个城市才刚刚开始解冻,南山的山突山一座,荒草之中偶然能见几抹朦胧的春色。
本想带父母去大峡谷,父母觉得景色不好,不如去摘草莓,地图上找到了一家,90块钱一公斤,父母嫌贵,年龄大了的人,对于金钱分外珍惜。
想到现在姥爷,奶奶生了场大病,父母对于自己的年岁,身体更是唏嘘不已,也更注重锻炼身体,这段时间很父母一起跑步,希望能带他们坚持下去。
回到家里,看了一会《海底两万里》,好久没有静下心来看书,甚是惭愧,太累了,看了一会睡着了,也算美美的补了个觉。脸色明显好转,周末还是要补个觉,让自己亲近自然,彻底放松。想起傅雷对儿子的嘱咐,“过度的室内生活与书斋生活恰恰是造成现代知识分子神经紧张与病态的主要原因;而萧然意远、旷达恬静、不滞于物、不凝于心的境界只有从自然界中获得”。
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能感受到,保护心境的重要性,琐事,烦恼,一起的都会阻滞人的多巴胺分泌。这也就是为何,人越活越觉得艰难。
未来,就在那里,或早或晚,会慢慢到达,又何必着急呢。做些积极的准备,做好最坏的打算,一切就顺其自然好啦~
前段时间听完了汉武大帝,最近开始听郦波讲曾国藩,今天听到两点很受益,第一,静,年轻人的躁动太多了,轻薄易怒,而且容易不明就里反应。
参加比赛,两个老师没有参加,分题那两个老师不用写,另一老师抱怨,那我是不是也可以不参加。
第一反应,生气,再长,不要因为这些事情影响情绪,到此,情绪真的平息了吗?并没有,再细想,这句话并非针对我,而且不满另两个老师行为而发出的抱怨,同时觉得制度的不合理。由此再想,怎样去安抚呢?回复,第一,会要求以后要求所有人都要参与,不参与并不合适,从公平上下手,让大家心里平衡。第二,站在其角度从帮助其解决问题下手。
如此,转换了角度,平复了情绪,从解决了问题的思路下手,心镜也开阔了。
曾国藩第二点,勤而不惰,实践了一下,今天自己把衣服鞋子都洗了,不拖延,在做家务上也要时时刻刻告诫自己。
曾国藩坚持记了一辈子日记,也自我修炼了一辈子。日行一省,常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