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是怎么啦?持续一周近四十度的烤箱模式,火急火燎地焦灼着。周末的早上,没有一丝风,睁开眼打开手机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则“德国慕尼黑发生袭击案”的新闻,英国脱欧风暴前枪杀女议员的阴霾还未散去,中国女留学生德国被害的报道还在半信半疑中,今早的新闻分明就是在拉响警报,警告欧洲最安全的地方也不安全了,这个世界开始动荡不安无处可逃。
接着是一则国内新闻“河北邢台决堤泄洪,村民在睡梦中被淹”,真的假的啊?现实版的穿越吗?这应该是解放前才有的场景吧?貌似这一周全是负面消息,什么台湾旅游大巴起火燃烧,大陆游客26人被活活烧死;连绵不断的暴雨模式从南方转移到北方,武汉的内涝还未彻底清理,又开始去北方“看海”,网络上曝出一片“滴滴打船”的约声。这一周是怎么啦?这里是酷暑,那里是洪水,还让人好好活吗?
世界不安宁,你的内心还能守住一份平静吗?
我们想找到答案。三百年的故宫经历了多少场肆虐的暴雨呢?等你回望他时,看到的仍然是那份雍容大气,曾经东南西北风,曾经寒来又暑往,曾经暴雨加雷电,故宫始终是岿然不动,没有内涝,疏通有序,老祖宗的智慧,你懂还是不懂,他都在那里,藏在那些看似无用的艺术化造型中,不光有表面的富丽堂皇,更有内部工程的大道无形,博大而又精深,方守得住岁月的静好。
这一周世事纷扰,酷暑下是一片知了的叫嚣声,去哪儿守一份内心的平静呢?朋友圈收到一份同事秀女儿的阅读书单,仿佛一下子醒悟过来,此时的清凉之地非图书馆莫属啊。
心向往之,欣然前往,通往浦东图书馆的路是一条安静的小路,路的两边停满了各色的小车,这种壮观的情形自打建馆以来一直都存在着,早已成了图书馆外的一道风景。临近图书馆的大门,远远就看到敞开迎接的大门,一点不吝啬他的冷气啊。急忙迈步其中,一阵凉意袭来,身体的三万六千个毛孔瞬间畅快起来,尘世的燥热一下子被隔绝了。
等你置身其中,眼前除了书,就是捧着书神游的人,特别是看到陶醉书中继而自顾自发出笑声的书痴时,你的内心也在一点点平静下来。乘着电梯一层楼一层楼转下来,没想到偌大一个浦东图书馆已经是座无虚席。不但没有了可供伏案阅读的桌椅,连用来码放书籍的简易梯子上也坐着人,还有倚着沙发靠背就地而坐的……有一位大妈不知是什么时候落座的,桌上已摆好了她事先准备好的干粮,是有备而来啊;再看楼梯口几个席地而坐的IT组员,图书馆似乎成了他们的办公地。
看来是来晚了,寻不到座位,我们也只好加入了“书山”的风景中。说“书山”其实是图书馆设计的一景,由一排排木质的阶梯组成,层层叠高,既可以用来做连接三楼四楼的阶梯,也可以兼做看台的坐凳,远望像“书山”而得其名,“书山”上一排排的木凳上摆放着绿色的小椰子树,绿意盎然,给坐在坐凳上看书的人儿添了几分清新,消除了疲劳。坐在“书山”上虽然不能够伏案,但可依着绿树随意而坐,倒也乐得闲适放松。远看一位白发的大爷一手摇着蒲扇,一手拿着书,信步就来到“书山”就阶梯一坐,顺手翻看着杂志,那份随意,那份从容,内心的满足如椰树枝一样舒展。
虽然图书馆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但除了少儿馆有些激动的小声音,整个楼都保持着安静,井然有序,仿佛暴雨不曾来过,仿佛袭击案发生在另一个星球,还有哪个地方有这样大的力量呢?
约吧,我在“书山”等你,这里有片清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