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付费的传承。
大概在我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叫陈安之的人很火,听说他贩卖成功学,四处开讲座,赚得盆满钵满。这个东西我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并没有身处其中。
我当时能感受到的是,路边盗版书摊上常常摆着《心理鸡汤》、《人性的弱点》之类的书,售卖成功学书籍,也让某些人赚得盆满钵满吧。
一个是付费讲座,一个是付费文字。现在,这两者都搬到了网上。付费讲座,包括一块听听、知乎Live都是这种类型。付费文字,包括一些付费订阅的专栏,一些「会员通讯」都是这种类型。
还有一种类型是所谓「社群经济」,形式可能是花钱才能进入的微信群。
人们的付费的意愿其实一直都在,而这些事情满足的需求也是一直都在,只是互联网蚕食世界,把付费的形式和人们满足需求的方式进行了范式转换。
二、「速成」解决的是焦虑。
2014年,知乎上面有个很有名的人叫做「吴遇安」,粉丝极多,自称「军师」,以擅长直击事物本质而出名。他的知名程度和粉丝数目,我估计大概跟现在的采铜差不多。我很喜欢他的回答,加上他一旦回答,常常他的回答就是赞数最多的,他的回答也会得到一个其他所谓大V的点赞,这又加深了我对他的认可和崇拜。很明显,我有点从众了。持续关注了他好几个月,对他非常有好感。后来他开始出付费的产品,就是一本自己印制的「书」,在淘宝上卖,100块一本。我犹豫了一下,就买下来了。我当时认为,吴遇安能够指出很多事物的本质,这本书就像一本秘籍,能够教给我很多东西,给我带来很多改变,对我的帮助绝对值得100块。
当时还没有知乎Live,得到,一块听听这些付费平台,也不流行自己搞一个「社群」,然后花几百几千块就能入群,并且获得一些所谓福利。「会员通讯」这种东西,当时也不流行。现在讲座、问答、付费订阅、社群,可谓风行,名气变现的渠道多的去了。李笑来在自己的「一块听听」上开一个讲座,叫做「执行力:成为百分之一的秘密」,价值99.99元,超过1.5万人收听,轻松获得上百万收入。这东西,本质上和吴遇安卖100块一本的书是一样的。通过自己名气,获得一定的信众,高价贩卖所谓「别处没有」的「知识」。
作为购买者,我的心理是无限放大了一本书对我的影响。所谓「别处没有」是夸大了稀缺性。所谓「受用终生」是夸大了潜在收获。同时这些东西也会传达一种「速成」的意向。
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标题吧:《30小时赚回人生十年》,《如何靠知识管理获得爆发式成长》,《普通人快速崛起的10大狠招》,《如何打造品牌让你迅速增值》。
诺贝尔获奖者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将人的思维分成两种系统。系统一是直觉系统,不需要思考,就像拿起茶杯喝水,需要调动超多的神经和细胞,但是并不需要我们可以去做。系统二是慢思考系统,就像计算1044*3的结果。这些标题是希望直接刺激你的直觉系统的,直接让你的荷尔蒙带动你的决策。
三、产品运营决定产品调性。
鸡汤和速成,这两者的需求是很大的,所以做这两种东西,可以获得较高的流量,变现的机会也更多。简书早期高质量的文章很多,首页上很多独特的简介、讨论实际问题的文章,比如讨论某种商业模式、讨论某个产品的设计、讨论某个社会时间的文章不少,现在首页上,鸡汤和速成的文章占比太高,就是经不起流量的诱惑。既然大家想要,就给大家吧。
孙志超前辈说:「很多人说知乎live太多成功学,其实官方已经做了很积极的引导,没有太刻意追求市场化。」这才让我意识到,原来知乎Live是多亏于有意的引导,才能让自己鸡汤味不至于太浓。
产品经理把产品做出来了,产品里都是些什么内容,真的要靠运营的同学去培养。就像小孩子生下来了,培养成什么样,需要父母的引导。这么说来,运营太重要了。这也让我很想多学习运营的知识。
四、我对获取知识的一点看法。
这个话题太大,只是碎片化地谈一下我的想法。
不要太关注于知识,而要关注能力。
一切要回到基本面,反复扎实基本功。
慢慢摒弃速成的想法,就像降低自己的色欲,这是一个需要漫长过程,但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准备回家一周,不带电脑。感受一下离开电脑一周是怎样的体验。\(^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