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经历过大大小小失败和挫折后才明白水桶理论是骗人的。
人要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回避自己的短板,而不是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死磕自己的短板上。每个人都能力有限,一定要学会扬长避短,再找到合适的环境去努力。
我的短板是数学能力很差,以至于费劲巴力的学了两年税务师课程,还是因为计算题卡壳过不去……老公劝我别再和自己的“智商较劲,不服输的脾性得改改,实际上是我一直深谙“水桶理论”,认为有短板就要想办法补上,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之桶多装水。
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取长补短,但实际上,短板是很难补齐的,很可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
于是,人有说要对自己有自知之明,绝对不去尝试干不了的事情。也就是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协作。 也就有了新木桶理论。
细细发现,我身边发展的不错的朋友,全部有共同的特点:
一是自身有专业实力;
二是从没离开自己熟悉的领域。
如今很多领域,人们只看你个人的能力,不看你背后的资源,主要看你能不能真的做出他们想要的东西。所以,有专业实力的人,走到哪里,需求者就会找到哪里。
赶紧走出旧水桶理论的误区吧!这样,你的人生才不会太拧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