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时间看完了《霍乱时期的爱情》,之前被书中冗长的人名吓到,没有完整读下去。这次拿起来看了一会儿,很快就沉浸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精湛的叙事节奏中,今天的写作训练就来记录一下自己的读后感。这本书以费尔明哪为中心,讲述了她青少年时期懵懂的初恋、进入婚姻的丈夫以及暮年对爱情的态度。我想,大概每个人都能从书中人物的身上找到部分自己的影子。
此书开始是以费尔明哪的丈夫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为视角讲述他俩的婚姻生活,虽然中间穿插了对某些配角的回忆,但时间线集中于医生一天的行程之中,情节紧凑。这段讲述直到医生为了抓回自己饲养的鹦鹉而从树上跌落下来,并因此去世为止。接下来,作者笔锋转向了男主人公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与费尔明娜的前尘往事上。两人都是彼此懵懂的初恋,作者马尔克斯细致的讲述往事的前因后果,着重描写了弗洛伦蒂诺的经历及心理活动,同时也不惜笔墨刻画了费尔明娜纠结忐忑的心情。这段感情虽然最终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以及费尔明娜父亲的干预下无疾而终,但弗洛伦蒂诺花了一生的时间也未能忘却。于是,当他得知初恋女友的丈夫意外去世时,终于按捺不住,时隔几十年后再次向费尔明娜表明自己的心意。之后的日子,费尔明娜再次站在了世俗眼光与幸福之间的分岔路口,只是这一次,历经岁月磨练的她选择了听从自己的内心,抛开种种所谓礼节的束缚,“任性”地跟随恋人踏上了旅途。弗洛伦蒂诺历经53年的等待与思念,终于在远航的船上拥抱了自己此生的挚爱。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十分喜欢马尔克斯的叙事方式:首先是对话极少,使得读起来十分顺畅,可以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直接诉诸读者内心。其次,作者的写作顺序粗中有细,虽然是片段式的讲述,但始终没有脱离大背景和整体的时间线;每一部分叙述所留下的线索都能让读者从整体时间线中找到该情节所在位置,十分具有逻辑性。
除文笔卓越之外,这本书也使我对生活产生了新的感想。书中的爱情并不是戏剧中常常出现的轰轰烈烈、非谁不可的罗曼蒂克,而是体现出一种人在社会环境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我觉得本书洋洋洒洒并非单纯是为了歌颂爱情,而是为了揭示人生常态,爱情仅仅是照射在这棵枝繁叶茂、参天大树上的一缕温和的夕阳。从这个角度看,书中所描写的爱情既悲伤又狂喜,那么矛盾却又相当合理,虽然终会苍老无助,却在某个瞬间永远年轻。主人公费尔明娜以为在世俗的婚姻中获得了爱情,弗洛伦蒂诺以为在浪荡的生活中填补了空虚,当结局费尔明娜与弗洛伦蒂诺在船舷上相拥时,哪怕看起来多么大无畏和浪漫,但时间已然过去半个世纪。可能此时白发苍苍的他们才发现,这一生过得有多寂寞。